“饰”文言文意思
“饰”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飾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shì
“饰”字的古汉语解释
shì
1.动词 装饰;修饰。《谏逐客书》:“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
2.名词 装饰品。《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又】衣领衣袖的缘饰。《谏逐客书》:“绵绣之饰不进于前。”
3.动词 掩饰;粉饰。《史通·惑经》:“文过饰非。”
4.动词 整治。《过秦论》:“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
“饰”国语辞典解释
shì
动词1.裝扮、打扮。《說文解字.巾部》「飾」 字.清.段玉裁.注:「凡踵事增華皆謂之飾。」 例: 「修飾」 、「裝飾」 。
2.遮掩、偽裝。例: 「掩飾」 、「粉飾太平」 、「文過飾非」 。《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夫以三公為布被,誠飾詐欲以釣名。」
3.假託。參見「飾詞」 2.條。
4.刷洗清潔。通「拭」 。《周禮.地官.封人》:「凡祭祀,飾其牛牲。」
5.整治。通「飭」 。《穀梁傳.襄公二十五年》:「古者大國過小邑,小邑必飾城而請罪,禮也。」 晉.范甯.注:「飾城者,修守備。」
6.扮演。例: 「這齣戲由他飾演主角。」
名词
1.服裝。例: 「服飾」 。《左傳.昭公元年》:「子晳盛飾入,布幣而出。」
2.用來裝扮的物品。例: 「首飾」 、「衣飾」 、「髮飾」 。
“饰”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𠀤音識。玉篇修飾也。
逸雅飾,拭也,物穢者拭其上使明,由他物而後明,猶加文于質上也。
又禮·樂記聲者,樂之象也。文采節奏,聲之飾也,故君子動其本,樂其象,然後治其飾。
註以聲而被之器也。
又詩·鄭風羔裘豹飾。
註飾,緣袖也。禮,君用純物,臣下之,故裘以豹皮爲飾也。
又周禮·地官·封人飾其牛牲。
註刷治潔淸之也。一曰豫飾也。
又禮·曲禮飾羔鴈者以繢。
疏飾,覆也。畫布爲雲氣,覆之以相見也。
又禮·月令天子乃厲飾。
註厲飾謂戎服,尚威武也。
又史記·公孫弘傳習吏事,緣飾以儒術。
後漢·章帝紀詔曰: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朕甚厭之。
又周禮·夏官·掌固設其飾器。
註兵甲之屬。
又正字通滿飾,國名。
說文㕞也。从人从巾,食聲。讀若式,一曰橡飾。考證:〔周禮·地官·封人飾其牛牲。註剝治潔淸之也。〕 謹照原文剝治改刷治。〔曲禮飾羔鴈者以績。註飾,復也。〕 謹照原文以績改以繢。註改疏。〔史記·公孫弘傳凡吏事,緣飾以儒術。〕 謹照原文凡吏事改習吏事。〔前漢·章帝紀詔曰,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 謹按章帝紀係後漢書,前漢改後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