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饷”文言文意思
“饷”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饷”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xiǎng

“饷”字的古汉语解释

xiǎng

1.名词 送给田里耕作的人的饭食。《诗经·良耜》:“其伊黍。”

2.名词 粮饷;军粮。《汉书·严助传》:“丁壮从军,老弱转。”

3.动词 给田里耕作的人送饭食。苏轼《新城道歉中》:“煮葵烧笋春耕。”

4.动词 供给食物。《五蠹》:“故饥岁之春,幼弟不。”

5.动词 赠送。《孟子·滕文公下》:“有童子以黍肉,杀而夺之。”

【饷遗】馈赠。

【饷亿】供给。

“饷”国语辞典解释

xiǎng

动词
1.送食物給人。《孟子.滕文公下》「有童子以黍肉餉,殺而奪之。」 唐.王維〈積雨輞川莊作〉詩: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2.餽贈、贈送。《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號曰『皇覽』」 句下裴松之注引胡沖《吳曆》曰:「帝以素書所著典論及詩賦餉孫權。」

名词
1.軍警的錢糧、俸給。例: 「發餉」「領餉」「關餉」《聊齋志異.卷一一.王者》「湖南巡撫某公,遣州佐押解餉六十萬赴京。」

2.短暫、不久的時間。通「晌」 。唐.韓愈〈醉贈張祕書〉詩: 「雖得一餉樂,有如聚飛蚊。」

xiǎng

动词
送食物與人。同「餉」《詩經.周頌.良耜》「其饟伊黍,其笠伊糾。」


名词
軍警的薪俸、糧食。同「餉」《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饟。」 《北史.卷七二.李德林傳》「諸大將授尉遲迥饟金。」

“饷”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亮切,音向。
說文饟也。
玉篇饋也。
集韻自家之野曰餉。
書·仲虺之誥乃葛伯仇餉。
葛伯遊行,見農民餉于田者,殺其人,奪其餉,故謂之仇餉。
 又正字通與貺通。
魏志·文帝紀註以所著典論及詩賦餉孫權。
 又正字通今俗軍糧曰餉,或讀享,或讀嚮。
 又集韻正韻𠀤始兩切,音賞。
 又集韻尸羊切,音商。義𠀤同。
集韻亦作𩞥𥹝攘𩞃𩝾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