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文言文意思
“香”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香(简繁同形)
拼音:xiāng
“香”字的古汉语解释
xiāng
1.名词 谷物煮熟后的香味。《左传·僖公五年》:“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2.名词 香气;芳香的气味。《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形容词 气味好闻;芳香。《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
4.形容词 香甜;甘美。《醉翁亭记》:“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5.名词 香料。《促织》:“问者爇香于鼎。”
【香火】⒈祭祀鬼神的香烟灯火。⒉指结盟。
“香”国语辞典解释
xiāng
名词1.芬芳美好的氣味。例: 「花香」 、「書香」 、「粉香」 。
2.用香料製成棒、線、球、餅的東西,可供拜祭鬼神或驅除蚊蟲。例: 「線香」 、「檀香」 、「燒香」 、「蚊香」 、「焚香操琴」 。
3.比喻女子。例: 「憐香惜玉」 、「香消玉殞」 。
4.姓。如戰國時齊國有香居。
5.二一四部首之一。
动词
親吻。例: 「香一香臉」 、「香一下好嗎?」
形容词
1.氣味美好。例: 「香茗」 、「香泉」 、「這飯很香。」 唐.杜甫〈古柏行〉:「香葉曾經宿鸞鳳。」
2.與女性有關的。例: 「香閨」 、「香魂」 、「香汗淋漓」 。元.王德信〈十二月過堯民歌.自別後遙山隱隱〉曲:「今春,香肌瘦幾分,摟帶寬三寸。」
副词
酣暢。例: 「吃得很香」 、「睡得很香」 。
“香”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𠀤音鄕。玉篇芳也。
正韻氣芬芳。
書·君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
詩·周頌有飶其香。
禮·月令中央土,其臭香。
又草木之香,如沉香,棧香,蜜香,檀香,具載。
洪芻·香譜及葉延珪·香隸諸書。
又獸亦有香。
談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絕愛其臍,爲人逐急,卽投巖舉爪,剔裂其香。
又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臍香。其三心結香。
又有小麝,其香更奇。
又風香。
庾信詩結客少年塲,春風滿路香。
又含香。
漢官儀尚書郞含雞舌香,伏奏事。
又酒香。
王績詩稍覺池亭好,偏宜酒甕香。
杜甫詩浩蕩風塵外,誰知酒熟香。
又花名。
廬山記一比丘晝寢盤石上,夢中聞花香酷烈,及覺,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聞之,謂爲花中祥瑞,遂名瑞香。
又丁香。
本草一名丁子香,花紫白色,生子,小者爲丁香,大者爲母丁香。
又酒名。
蘇軾·送碧香酒詩碧香近出帝子家,鵝兒破殼酥流盎。
劉子翬詩未饒赤壁風流在,且向何家醉碧香。
又阿香。
搜神記永和中,義興人姓周,出都,日暮。道邊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門,周求寄宿。一更中,聞外有小兒喚阿香聲,云:官喚汝推雷車。女乃辭去。夜遂大雷雨。
又人名。黃香,仇香,見後漢書。
又姓。明四譯館通事香牛。
又山名。
唐書·白居易傳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
又水名。
述異記吳故宮有香水溪。
又殿名。
三輔黃圖武帝時,後宮八區,有披香殿。
又享名。
李白詩沉香亭北倚闌干。
“香”形意通解
略說: 從「黍」,從「甘」,本義為穀物熟後的氣味,引申指一切好聞的氣味,芳香。詳解: 從「黍」,從「甘」,本義為穀物熟後的氣味,引申指一切好聞的氣味,芳香。《說文》:「芳也。从黍从甘。《春秋傳》曰:黍稷馨香。凡香之屬皆从香。」 《詩‧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香」可表示味道好吃;甘美。《呂氏春秋‧審時》:「得時之黍……舂之易,而食之不噮而香。」高誘注:「香,美也。」
「香」也表示受珍視或受贊美。唐王維〈少年行〉之二:「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香」還表示美妙。唐李白〈采蓮曲〉:「月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香」也指香料或其製成品。三國魏曹操〈內誡令〉:「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內不得香熏。」
「香」還指供香,上香。宋陶穀《清异錄‧釋族》:「汴州封禪寺有鐵香爐…爐邊鎖一木櫃,竅其頂,游者香畢,以白水真人投櫃竅。」
「香」亦表示用有香味的作料調味。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蒜》:「澤蒜可以香食,吳人調鼎,率多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