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文言文意思
“响”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響简化方式:另造新字
拼音:xiǎng
“响”字的古汉语解释
xiǎng
1.名词 回声。《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
2.名词 响声;声音。《口技》:“群响毕绝。”《与朱元思书》:“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3.动词 发出声音。《阿房宫赋》:“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响马】旧时拦路抢劫的人。因为抢劫时先放响箭,故名。
“响”国语辞典解释
xiǎng
名词1.回聲。《淮南子.主術》:「天下從之,如響之應聲。」 唐.李白〈聽蜀僧濬彈琴〉詩: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鐘。」
2.聲音。例: 「聲響」 、「不同凡響」 。唐.駱賓王〈在獄詠蟬〉詩: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3.音訊、訊息。《三國志.卷三三.蜀書.後主禪傳》「艾得書,大喜,即報書」 句下裴松之注引《蜀記》:「銜命來征,思聞嘉響。」
4.量詞。計算發聲的單位。例: 「鐘敲了幾響?」 、「外國元首來訪,鳴放禮炮二十一響。」
动词
發出聲音。例: 「不聲不響」 。《文選.陸機.赴洛道中作詩》:「頓轡倚嵩巖,側聽悲風響。」 南朝梁.吳均〈與顧章書〉:「蟬吟鶴唳,水響猿啼。」
形容词
1.能發出聲音的。例: 「響箭」 、「響板」 。
2.聲音宏亮。例: 「鞭炮放得真響。」 、「他口哨吹得很響。」
3.有名、名氣大的。例: 「名字很響」 、「響噹噹的人物。」
4.有影響力的。例: 「他話說得很響。」
“响”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許兩切,音享。說文聲也。从音鄕聲。
註徐鍇曰:聲之外曰響。響猶怳也,怳怳然浮也。實而精者曰聲,朴而浮者曰響。響之附聲,如影之著形。
玉篇應聲也。
書·大禹謨惟影響。
又方響,樂器。
杜陽雜編太和九年,宮人沈阿翹進白玉方響。
集韻或作㗽。
韻會又作鄕。通作嚮饗。
“响”形意通解
略說: 從「音」,「鄉」聲,本義為回聲。詳解: 從「音」,「鄉」聲,本義為回聲。《說文》:「聲也。从音,鄉聲。」 《易‧繫辭上》:「其受命也如響。」孔穎達疏:「如響之應聲也。」
「響」可泛指聲音。《文選‧揚雄〈劇秦美新〉》:「震聲日景,炎光飛響。」李善注:「飛響,震聲也。」
「響」也形容聲音洪亮。唐劉長卿〈湘中紀行‧浮石瀨〉:「眾嶺猿嘯重,空江人語響。」
「響」還指(說話)有影響或聲名遠揚。晉陸雲〈祖考頌〉:「肅雍碩響,萬載是振。」
「響」亦指宋蘇軾〈記南華長老答問〉:「居士曰:『言中有響。』華曰:『靈山囑付不得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