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文言文意思
“相”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相(简繁同形)
拼音:xiāng/xiàng
“相”字的古汉语解释
xiàng
1.动词 仔细看;观察。《订鬼》:“伯乐学相马。”
2.名词 相貌。《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3.动词 帮助;辅助。《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4.名词 帮助别人的人。《季氏将伐歂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用彼相矣。”
5.名词 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又】<名使动>使……当宰相。《资治通鉴·周纪一》:“魏置相,相田文。”
6.名词 主持礼节仪式的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xiāng
1.副词 互相。《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副词 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3.副词 递相;相继。《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相与】⒈一起;共同。⒉交往;结交。
【相得】关系融洽。
“相”国语辞典解释
xiāng
副词1.交互,指兩方面都進行的。例: 「互相」 、「守望相助」 、「兩地相思」 、「相得益彰」 。《莊子.大宗師》:「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2.彼此,強調雙方比較後的差異。例: 「相異」 、「相像」 、「旗鼓相當」 。《三國演義》第五七回:「某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
助词
由交互的意義演變為單方面的意義,表示動作是由一方對另一方進行。例: 「有事相煩」 、「實不相瞞」 。《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孤持鞍下馬相迎,足以顯卿未?」
名词
姓。如明代有相世芳。
xiàng
动词1.審視、察看。《說文解字.目部》:「相,省視也。」 《左傳.隱公十一年》:「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累後人。」 《喻世明言.卷四〇.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又見沈鍊一表非俗,立住了腳,相了一回。」
2.占視、辨察,以斷吉凶禍福。例: 「相字」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相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不安。」
3.輔佐、幫助。例: 「相夫教子」 。《易經.泰卦.象曰》:「輔相天地之宜。」 《書經.大誥》:「周公相成王。」
4.掌管、治理。《左傳.昭公九年》:「陳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 唐.柳宗元〈梓人傳〉:「是足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5.挑選、選擇。《三國演義》第六五回:「良禽相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名词
1.容貌、外形、模樣。例: 「長相」 、「福相」 、「吃相」 、「窘相」 、「窮酸相」 。《西遊記》第三五回:「(孫行者)現了本相。」
2.職官名:(1)百官之長,輔佐國君治理國政的人。例: 「宰相」 、「丞相」 、「相國」 。(2)古代典禮中,輔導行禮的人。例: 「儐相」 。《論語.先進》:「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3.攙扶瞎子的人。《荀子.成相》:「人主無賢,如瞽無相。」
4.樂器名。似鼓,敲擊以控制音樂節拍。《禮記.樂記》:「始奏以文,復亂以武,治亂以相。」 漢.鄭玄.注:「相,即拊也,亦以節樂。拊者以韋為表,裝之以糠。糠,一名相,因以名焉。」
“相”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𠀤音襄。說文省視也。
又廣韻共也。
正韻交相也。
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
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
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
又質也。
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又相思,木名。
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
註大樹也。東冶有之。
又唐韻正韻𠀤息亮切,襄去聲。
爾雅·釋詁視也。
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
又集韻助也。
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
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
又爾雅·釋詁導也。
又勴也。
註謂贊勉。
疏鄉飲酒云:相者,一人敎導,卽贊勉也。
又增韻𢷤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朝觀會同,則爲上相。
註相,詔王禮也。出接賔曰𢷤,入詔禮曰相。相者,五人卿爲上𢷤。
又廣韻扶也。
禮·禮器樂有相步。
註扶工也。
又小爾雅治也。
左傳·昭九年𨻰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
註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
又選擇也。
周禮·春官·簭人上春相簭。
註謂更選擇其蓍也。
又送杵聲。
禮·曲禮鄰有喪,舂不相。
註相者,聲以相助,歌以助舂,猶引重者呼邪許也。
又相術。
左傳·文元年內史叔服能相人。
又月名。
爾雅·釋天七月爲相。
又官名。
呂覽相者,百官之長也。
古三墳伏犧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
前漢·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
又計相。
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
註專主計籍。
又內相。
唐書·陸贄傳贄爲翰林時,號內相。
又家相。
禮·曲禮士不名家相。
註主知家務者。
又周禮·春官有馮相氏。
夏官有方相氏。
又樂器。
禮·樂記治亂以相。
註相卽拊也。亦以節樂,以韋爲表,裝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
又星名。
石申星經相星在北極斗南。
又江神,名奇相。見博雅。
又太史𠋫部有相風竿。
傅休奕相風賦表以靈鳥,鎭以金虎。以𠋫祥風,以占吉凶。
古今注作伺風鳥,夏禹所作也。
又藥名。
本草綱目𤰞相,麻黃別名。相鳥,馬蘭別名。
又地名。
商書序河稟甲居相。
註在河北。令魏郡有相縣。
又州名。後魏置相州,唐曰鄴都。
又姓。
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出四姓,一曰相氏。
後秦相雲。
北齊相願。
又相里,務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複姓。
又字彙補音禳。
禮·祭法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
註相近當爲禳祈,王肅又作祖迎。
又叶思必切,音悉。
杜甫·漫興絕句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陸游詩話白樂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爲問長安月,如何不相離是也。此詩相欺,亦當讀入聲。
說文易緯文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故从目从木。
正字通相,俗作𥄢,轉注。相,思將切,省視也。𥄢,莫卜切,目不明也。分相𥄢爲二,非。
“相”形意通解
略說: 「相」字表示用眼睛觀察樹木,本義為觀察,引申為互相。詳解: 從「木」從「目」,字象以目視木之形,表示觀望之義。本義為觀察,後引申有互相的意思。《說文》:「相,省視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詩》曰:『相鼠有皮。』」段玉裁注:「目所視多矣,而从木者,地上可觀者莫如木也。」又引申有互相的意思,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按目接物曰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曰相。其交接而扶助者,則爲相瞽之相。」
戰國文字「相」字「目」下或加一橫或兩橫為飾,見七年相邦鈹。古璽另有省去「木」旁之形,僅保留「目」及其下飾筆,見《古璽彙編》0565。戰國竹簡另有從「木」從「目」,「目」下加「又」形為飾的寫法,見《上博竹書四.柬大王泊旱》簡10。
甲骨文「相」用作地名,地在今河南安陽西。《合集》36901:「王步[于]相。」
金文用其本義,指觀察。庚壺:「縢相乘𩡶(牡)」,疑指縢觀察所乘的牡馬。又指輔佐,中山王方壺:「使得賢在(才)良佐賈,以輔相氒(厥)身。」又用作職官名,金文常見「相邦」一詞,即漢代的相國,四年呂不韋矛:「四年相邦呂不韋造。」金文「相」又可讀作「喪」,指喪亡,越王者旨於賜鐘:「順(訓)余子孫,萬枼(世)亡(無)疆,用之勿相(喪)。」
戰國竹簡「相」表示互相,《上博竹書二.子羔》簡1:「善與善相受。」又指輔助、佑導,《上博竹書二.昔者君老》簡1:「君之母俤(弟)是相。」又讀為「將」,指奉行,《上博竹書二.民之父母》簡11:「亡(無)體之豊(禮),日逑(就)月相(將)。」《禮記.孔子閒居》作「日就月將」,全句指沒有體制的禮儀,每天都有進步,每月都有所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