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文言文意思
“饮”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饮”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yǐn

“饮”字的古汉语解释

yǐn

1.动词 喝。《劝学》:“上食埃土,下黄泉。”

2.名词 喝的东西。《夸父逐日》:“渴欲得。”

3.动词 饮酒。《鸿门宴》:“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

4.动词 没入。《中山狼传》:“一发羽,狼失声而逋。”

yìn

<动使动>让……喝;给……喝;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饮恨】含恨受屈而无法申诉。

【饮泣】泪流满面,泪流入口中。

“饮”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從「」從「」從◎,象人俯首,張口伸舌,喝酒尊裏的酒,小點象酒滴或口液,本義是飲酒。

詳解: 甲骨文從「」從「」從◎,象人俯首,張口伸舌,喝酒尊裏的酒,小點象酒滴或口液,本義是飲酒。金文俯身的人形改寫為「」,「」亦是「」的聲符;倒口和伸舌改寫為形近的「」,也作為聲旁,全字可隸定為「」。金文左邊所從的「」,至楷書改為「」。

  甲金文表示飲,《合集》10405反:「出虹自北,飲于河。」表示北方出現彩虹,在河中飲水。古人認為溪澗上的彩虹象飲水的生物。參見「」。余贎[辶乘]兒鐘:「樂我父兄,㱃(飲)飤(食)訶(歌)𨖴(舞)。」表示娛樂我的父兄,飲食歌舞。

  戰國竹簡也表示飲,《清華簡二.繫年》簡26-27:「賽(息)侯以文王飲酒」,表示息侯招待楚文王飲酒。《上博竹書二.容成氏》簡3:「飲而飤(食)之」。《上博竹書五.三德》簡7:「凡飤(食)飲無量計」,簡11:「不飲弗飤(食)」。《上博竹書五.鬼神之明 融師有成氏》簡6:「弗飲弗飤(食)」。

  《說文》:「㱃,歠也。从欠,酓聲。凡㱃之屬皆从㱃。𣲎,古文㱃从今、水。𩚜,古文㱃从今、食。

  「」還有名詞用法,今閩語以「」表示米湯,正是其名詞用法的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