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文言文意思
“莞”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莞”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guān/guǎn/wǎn

“莞”字的古汉语解释

guān

名词 水葱一类的植物。

【引】莞草编的席。《诗经·小雅·斯干》:“下上簟。”

wǎn

形容词 微笑的样子。《楚辞·渔父》:“渔父尔而笑。”

guǎn地名。今东莞,在广东省。

“莞”国语辞典解释

wǎn

參見「莞爾」 條。

guǎn

名词
東莞:縣名。位於大陸地區廣東省廣州市東南,東江下游。

guān

名词
1.植物名:(1)莎草科藨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壯。生於池沼、澤畔。莖圓柱形,高五十至八十公分,下部具三、四片葉鞘,最上方葉鞘著有葉片。長側枝聚繖花序側生,輻射枝多枚,小穗單生或二至三枚簇生,褐色。莖可用來編織器物。也稱為「水蔥」 。(2)繖形科當歸屬,「白芷」 之古稱。參見「白芷」 條。

2.用莞織成的蓆子。《詩經.小雅.斯干》「下莞上簟,乃安斯寢。」 漢.鄭玄.箋:「莞,小蒲之蓆也。」

3.姓。如三國時吳國有莞恭。

wān

「豌」

“莞”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𠀤胡官切,音桓。
說文草也,可爲席。
詩·小雅上簟。
小蒲之席也。
爾雅·釋草,苻蘺。
白蒲,一名苻蘺,楚謂之蒲。
禮·禮器簟之安而藁鞂之設。
前漢·東方朔傳蒲爲席。
,今謂之蔥蒲。
 又姓。
晉書·武帝紀吳將恭。
 又集韻沽還切,音關。義同。
 又古丸切,音官。
韻會蒲也。
 又東,地名。
史記註在琅邪。
綱目集覽今沂州沂水縣,古東也。
方輿勝覽廣州路有東縣。
 又谷名。
水經注高都縣有谷。
 又戸板切,音皖。
論語夫子爾而笑。
何晏註爾,小笑貌。
 又韻補圭園切。
韓愈詩欲不出納,以堙其源。空堂幽幽,有秸有
六書故作𦸌。
篇海作𦼍。考證:〔詩·小雅下簟。〕 謹照原文改下上簟。

“莞”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為蒲草。

詳解: 從「」,「」聲,本義為蒲草。《說文》:「艸也,可以作席。从艸,完聲。」晉陶潛〈閑情賦〉:「願在莞而為席,安弱體於三秋。

  「」也表示用莞草織的席子。《詩‧小雅‧斯干》:「下莞上簟,乃安斯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