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芟”国语辞典解释
shān
动词1.除草。《說文解字.艸部》:「芟,刈草也。」 《詩經.周頌.載芟》:「載芟載柞,其耕澤澤。」 漢.毛亨.傳:「除草曰芟,除木曰柞。」
2.削除。通「刪」 。《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朗傳》:「賴先王芟除寇賊。」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鎔裁》:「芟繁剪穢,弛於負擔。」
名词
大鐮刀。《國語.齊語》:「耒、耜、耞、芟。」 三國吳.韋昭.注:「芟,大鐮,所以芟草也。」 唐.柳宗元〈宥蝮蛇文〉:「彼樵豎持芟,農夫執耒,不幸而遇,將除其害。」
“芟”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所銜切集韻韻會師銜切,𠀤音衫。說文刈草也。
詩·周頌載芟載柞。
周禮·地官·稻人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
又齊語耒耜枷芟。
註芟,大鐮,所以芟草也。
或作蔪。
又類篇尹捶切。與芛通。草之華榮也。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