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文言文意思
“篱”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拼音:lí
“篱”字的古汉语解释
lí
名词 篱笆。《项脊轩志》:“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篱落】篱笆。
【篱壁间物】谓家园所产之物。
“篱”国语辞典解释
lí
名词以竹或樹枝編成的柵欄。例: 「竹籬」 。晉.陶淵明〈飲酒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南朝宋.沈約〈宿東園詩〉:「槿籬疏復密,荊扉新且故。」
“篱”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鄰知切,音離。笊篱,竹器。(籬)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正韻鄰溪切,𠀤音離。籓籬也。釋名籬,離也。以柴竹作之。疏離,離也。晉書·庾袞傳與弟子樹籬,跪而授條,曰:幽顯易操,非君子意。又笊籬,竹杓。
又叶良何切。楚辭·招魂軒輬旣低,步騎羅些。蘭薄戸樹,瓊木籬些。 正韻亦作蘺、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