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文言文意思
“绫”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绫”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líng

“绫”字的古汉语解释

líng

名词 一种很薄,有花纹和光泽的丝织品。《孔雀东南飞》:“右手执罗。”《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系向牛头充炭直。”

“绫”国语辞典解释

líng

名词
比緞細薄,有花紋的絲織品。例: 「紅綾」「綾羅綢緞」

“绫”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力膺切集韻閭承切,𠀤音陵。
說文東齊謂布帛之細者曰綾。
釋文綾,凌也,其文望之如冰凌之理也。
玉篇文繒也。
廣韻綾紈。
 又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崱繒綾而龍鱗。
繒綾,不平貌。

“绫”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與篆文從「」,「」聲,本義為綾子,一種比段子薄的絲織品,質地光滑而且有光澤,上有花卉等形狀的織紋。

詳解: 金文與篆文從「」,「」聲,本義為綾子,一種比段子薄的絲織品,質地光滑而且有光澤,上有花卉等形狀的織紋。《說文》:「綾,東齊謂布帛之細曰綾。从糸,夌聲。

  金文見於春秋晚期庚壺。

  唐詩用作本義,如白居易〈賣炭翁〉:「半疋紅紗一丈綾,繋向牛頭充炭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