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剺”文言文意思
“剺”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剺”字

拼音:

“剺”字的古汉语解释

动词 割;划破。扬雄《长杨赋》:“分单于,磔裂属国。”

【剺面】古代西北一些民族用割面流血表示忠诚或哀痛的风俗。

“剺”国语辞典解释

动词
割、劃。唐.杜甫〈哀王孫〉詩: 「花門剺面請雪恥,慎勿出口他人狙。」 《新唐書.卷二〇七.宦者傳上.楊思勗傳》「所得俘,必剝面、剺腦、褫髮皮以示人。」

“剺”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里之切集韻韻會良脂切,𠀤音棃。
說文劃也。从刀,𠩺聲。
玉篇剝也。
 又韻會通作黎。
後漢·耿恭傳黎面流血。
字。
 又與棃通。
淮南子·齊俗訓伐楩枏而剖棃之。
集韻或作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