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旒”国语辞典解释
liú
名词1.旗子上垂下來的綵帶。《玉篇.㫃部》:「旒,旌旗垂者。」 《史記.卷二四.樂書》:「龍旂九旒,天子之旌也。」
2.冠冕上垂懸的珠玉。明.張自烈《正字通.方部》:「旒,以絲繩貫玉,垂冕前後也。」 《後漢書.卷二六.蔡茂傳》:「賜以三公之服,黼黻冕旒。」
“旒”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求切,音劉。玉篇旌旗垂者。
類篇旌旗之旓。
詩·商頌爲下國綴旒。
傳旒,章也。
箋旌旗之垂者也。
又冕旒,以絲繩貫玉,垂冕前後也。
禮·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
註天子以五采爲旒,旒十有二。
又韻補叶力救切。
皮日休·補九夏歌何以樂之,金石九奏。何以賜之,龍旂九旒。
集韻或作斿旈。
“旒”形意通解
參見「斿」。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