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文言文意思
“旌”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旌”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jīng

“旌”字的古汉语解释

jīng

1.名词 古代一种饰有牦牛尾和五色羽毛,用于指挥和开道的旗帜。泛指军旗。《赤壁赋》:“舳舻千里,旗蔽空。”《国殇》:“蔽日兮敌若云。”

2.动词 表彰。《五人墓碑记》:“且立于石于其墓之门,以其所为。”

【旌麾】⒈帅旗。⒉借指军队。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之节。

“旌”国语辞典解释

jīng

名词
1.一種旗杆上裝飾著五彩羽毛的旗子。《說文解字.㫃部》「旌,游車載旌,析羽注旄首,所以精進士卒。」 《禮記.曲禮上》「武車綏旌,德車結旌。」 唐.杜甫〈哀江頭〉詩: 「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

2.尊稱他人的行蹤。例: 「文旌」「行旌」

动词
1.表示、說明。《左傳.定公元年》「生不能事,死又離之,以自旌也。」 《文選.張衡.思玄賦》「旌性行以製珮兮,佩夜光與瓊枝。」

2.表揚、表彰。《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誄碑》「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

“旌”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正韻子盈切集韻韻會咨盈切,𠀤音精。
說文析羽注旄首,所以進士卒。
爾雅·釋天註旄首曰
載旄於竿頭,如今之幢,亦有旒。
旂。
旂者,凡旗之名雖異,旂爲之總稱。
廣雅天子高九仞,諸侯七仞,大夫五仞,士三仞。
釋名,精也。有精光也。
詩·鄘風孑孑干
周禮·春官·司常析羽爲
斿車載
 又周禮·天官·掌舍爲帷宮設門。
以表門。
 又周禮·地官·掌節道路用節。
今使者所擁節是也。
 又禮·曲禮武車綏,德車結
武車尚威武,故舒散若花。德美在內,故纏於竿。
 又書·畢命別淑慝。
言當識別頑民之善惡。
旗所以表識貴賤,故傳以爲識。
 又左傳·莊二十八年君伐。
,章也。
 又周語故爲車服以之。
,表也。
 又後漢·胡廣傳德以賢。
,明也。考證:〔爾雅·釋天旄首曰。〕 謹照原文旄上增註字。〔旂。旂者,凡旗之名雖異,旂爲之總稱。〕 謹按此十九字亦係爾雅釋天文,謹改於亦有旒之下,廣雅之前。〔斿車建。〕 謹照周禮原文建改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