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文言文意思
“竟”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竟(简繁同形)
拼音:jìng
“竟”字的古汉语解释
jìng
1.动词 完毕;结束。《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2.形容词 终;整;全。《谭嗣同》:“君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项脊轩志》:“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3.副词 终究;终于。《毛遂自荐》:“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4.副词 竟然;居然。《屈原列传》:“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5.副词 究竟;到底。刘禹锡《天论》:“道竟何为邪?”
6.名词 通“境”,国境。《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
【竟使】假使;假如。
“竟”国语辞典解释
jìng
动词1.樂曲演奏完畢。《說文解字.音部》:「竟,樂曲盡為竟。」
2.完成、終了、完畢。例: 「未竟之業」 。《晉書.卷七九.謝安傳》:「看書既竟,便攝放床上。」 唐.柳宗元〈田家〉詩三首之三:「是時收穫竟,落日多樵牧。」
3.窮究、追究。例: 「窮原竟委」 。《漢書.卷六八.霍光傳》:「此縣官重太后,故不竟也。」 唐.顏師古.注:「竟,窮竟其事也。」
形容词
全、整。例: 「竟日」 、「竟夜」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詩: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副词
1.居然。例: 「竟然」 、「他竟敢不理我。」 唐.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詩一〇首之三:「漢使徒空到,神農竟不知。」 《紅樓夢》第六二回:「原來今日也是平姑娘的千秋,我竟不知。」
2.到底、終於。例: 「有志者事竟成。」 唐.李詢〈贈織錦人〉詩: 「札札機聲曉復晡,眼穿力盡竟何如!」
3.直接。《三國演義》第四二回:「我竟往夏口,盡起軍前來相助。」
“竟”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韻會正韻𠀤居慶切,音敬。窮也,終也。史記·項羽紀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高祖紀歲竟,兩家常折券棄責。
前漢·元帝紀竟寧元年。
師古註竟者,終極之言,言永安寧也。
霍光傳縣官重太后,故不竟。
師古註竟,窮竟其事也。
又說文樂曲盡爲竟。
又地名。
史記·白起傳遂東至竟陵。
註在郢州長壽縣南百五十里。
又姓。出何氏姓苑。
又集韻舉影切,音景。與境同,界也。
禮·曲禮入竟而問禁。
疏竟,界首也。
左傳·莊二十七年卿非君命不越竟。
字彙補按竟界之竟,宜从上聲。徐師曾禮註:字彙附於去聲,非。
又韻補叶居亮切郭璞·不死圖讚有人爰處,員丘之上。稟此遐齡,悠悠無竟。考證:〔禮·曲禮入竟而問禁。疏竟,彊首也。〕 謹照孔疏原文彊改界。
“竟”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從「言」從「人」,小篆從「音」從「人」。疑為黥刑的「黥」的初文(詹鄞鑫)。詳解: 甲骨文從「言」從「人」,何琳儀懷疑是「競」的省文。于省吾則認為從「辛」從「人」,象人頭上戴辛之形,並認為「辛」為頭飾,詹鄞鑫認為「竟」是黥刑的「黥」字初文,姑備一說。小篆從「音」從「人」,「音」、「言」乃一字分化。
甲骨文用作祭名,金文用作氏族徽號。
後世表示樂曲終止,引申為終止,《說文》:「竟,樂曲盡為竟。从音从人。」段玉裁注:「曲之所止也。引伸之,凡事之所止,土地之所止,皆曰竟。《毛傳》曰:『疆,竟也。』俗別製境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