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文言文意思
“径”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徑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jìng
“径”字的古汉语解释
jìng
1.名词 小道;小路。《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2.动词 取道貌岸然;途经。《江水》:“江水又东,径巫峡。”
3.副词 径直;直接。《狼》:“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名词 直径。《张衡传》:“员径八尺。”《核舟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径”国语辞典解释
jìng
名词1.小路,或泛指道路。例: 「幽徑」 、「羊腸小徑」 。《楚辭.宋玉.招魂》:「皋蘭被徑兮斯路漸,湛湛江水兮上有楓。」 唐.杜甫〈客至〉詩: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2.比喻達到目的的方法或過程。例: 「捷徑」 、「門徑」 、「途徑」 。
3.通過圓心的弦稱為直徑,圓心到圓上任一點的線段稱為半徑。
4.長度。宋.蘇軾〈竹枝歌〉:「海濱長鯨徑千尺,食人為糧安可入。」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六下.滇遊日記五》:「東西抵山,共徑十五里。」
动词
行走。《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蘇建》:「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 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二五:「日月徑千里,素風發微霜。」
副词
1.直接。通「逕」 。例: 「徑行辦理」 、「言畢徑去」 。
2.竟然。通「竟」 。《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矣。」
“径”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古定切韻會正韻吉定切,𠀤音徑。說文步道也。
徐鍇曰道不容車,故曰步道。
玉篇小路也。
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徑路。
疏徯徑,細小狹路。
周禮·地官·遂人夫閒有遂,遂上有徑。
註徑容牛馬。
疏徑不容車軌,而容牛馬及人之步徑。
禮·月令審端徑術。
三輔決錄蔣詡舍中三徑,唯羊仲求仲從之游。
又廣雅徑,袤也。
禮·曲禮送喪不由徑。
註徑,邪路也。
又疾也,直也。
史記·大宛傳張騫曰:今使大夏,從羌中險,從蜀宜徑。
註如淳曰:徑,疾也。
唐書·盧藏用傳仕宦之捷徑。
又直波也。
爾雅·釋水直波爲徑。
註言徑涏。
又集韻徑,直也。
禮·檀弓有直情而徑行者。
又猶行也。
左傳·僖二十五年晉趙衰以壺飱從徑,餒而弗食。
又集韻堅靈切,音經。行過也。
史記·高祖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
又韻會通作俓。
史記·司馬相如傳俓峻赴險。
又與竟通。
史記·淳于髡傳不過一斗,徑醉矣。
“径”形意通解
略說: 從「彳」,「巠」聲。本義是步行的小路。詳解: 從「彳」,「巠」聲。本義是步行的小路。《說文》:「徑,步道也。从彳,巠聲。」段玉裁注:「此云步道,謂人及牛馬可步行而不容車也。」如《論語.雍也》:「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周禮.地官司徒.遂人》:「凡治野田,夫間有遂,遂上有徑。」鄭玄注:「徑容牛馬。」
「徑」後泛指道路。如《楚辭.招魂》:「皋蘭被徑兮斯路漸。」王逸注:「徑,路也。」《戰國策.東周策》:「寡人將寄徑於楚。」「寄徑」即借道。
「徑」表示走小路、走近路。《廣雅.釋詁二》:「徑,衺也。」如《史記.高祖本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司馬貞索隱:「言酒後放徒,夜徑行澤中,不敢由正路,且從而求疾也。」又可比喻不正當的門路或旁門左道。《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河上公注:「夷,平易也。徑,邪不平正也。大道甚平易,而民好從邪徑也。」
「徑」表示走過、經過。如《呂氏春秋.召類》:「西家之潦,徑其宮而不止。」《淮南子.人間》:「秦牛缺徑於山中而遇盜,奪之車馬,解其橐笥,拖其衣被。」
「徑」也是數學名詞,表示直徑。如《九章算術.句股》:「今有句八步,股一十五步。問句中容圓,徑幾何?」《後漢書.張衡列傳》:「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圓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徑」可作副詞,表示一直、直接。如《荀子.性惡》:「少言則徑而省、論而法,若佚之以繩,是士君子之知也。」又表示即、就。如《史記.滑稽列傳》:「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