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文言文意思
“童”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童”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tóng

“童”字的古汉语解释

tóng

1.名词 年轻的奴隶或奴仆。《石钟山记》:“寺僧使小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2.名词 儿童;少年。《童区寄传》:“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3.形容词 秃;光秃。《进学解》:“头齿豁,竟死何裨?”

4.形容词 幼稚;愚昧。贾宜《新书·道术》:“反慧为。”

【童龀】儿童;小孩。

【童蒙】⒈幼稚不懂事的孩童。⒉知识浅陋。⒊愚昧无知。

【童生】明清时没有获得秀才资格成为官学生员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

【童子】⒈少年;儿童。⒉童生。

“童”国语辞典解释

tóng

名词
1.古代獲罪入官為奴的男子。《說文解字.䇂部》「童,男有辠曰奴,奴曰童,女曰妾。」 《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巴寡婦淸》「羊彘千雙,童手指千。」 顏師古注引孟康曰:「童,奴婢也。」

2.未成年的僕役。通「僮」例: 「書童」「家童」 。晉.李密〈陳情表〉:「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3.小孩,未成年的人。例: 「牧童」「兒童」「童叟無欺」《孟子.盡心上》「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

4.愚昧、無知的人。《國語.晉語四》「聾聵不可使聽,童昏不可使謀。」

5.姓。如漢代有童仲玉。

形容词
1.幼小的、年幼的。例: 「童玩」「童裝」《續漢書志.第一三.五行志一》「桓帝之初,京都童謠曰:『城上烏,尾畢逋。公為吏,子為徒。』」

2.未成年的、未曾有性行為經歷的。例: 「童男」「童女」「童貞」

3.光禿的。例: 「童山濯濯」 。唐.韓愈〈進學解〉:「頭童齒豁,竟死何裨。」

“童”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𠀤音同。獨也。言子未有室家者也。
增韻十五以下謂之子。
易·蒙卦匪我求蒙。
詩·衞風子佩觿。
穀梁傳·昭十九年羈貫成
,八歲以上。
 又增韻女亦稱子。
禮·記註女子子在室,亦子也。
 又邦君妻自稱之謙辭。
論語夫人自稱曰小
 又牛羊之無角者曰
易·大畜牛之牿。
詩·大雅俾出羖。
 又釋名山無草木曰,若子未冠然。
莊子·徐無鬼堯聞舜之賢,舉之土之地。
土,無草木地。
 又地名。
前漢·功臣表鄕侯鐘祖。
 又草名。
爾雅疏寓木,一名宛
 又稂,一名梁。
 又,盛貌。
蜀志先主舍東南角桑樹,如小車蓋。
 又篇海男有罪爲奴曰使。
易·旅卦僕貞。
前漢·貨殖傳手指千。
,奴婢也。
韻會補,奴也,幼也。今文僮幼字作僕字作僮,相承失也。
 又姓。
急就篇註顓頊子號老,其後爲姓。
廣韻漢有琅邪內史仲玉。
 又集韻諸容切,音鐘。
公羊傳·桓十一年公會宋公于夫
,音鐘。左氏穀梁皆作鐘。
 又借作同。
列子·黃帝篇狀與我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
,同也。聲之譌也。
 又叶徒黃切。
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驚波暗合沓,星宿爭翻芒。馬乏復悲鳴,左右泣僕

“童”形意通解

略說:」從「」從「」從「𡈼」象施刑於人的眼睛,本義是盲。

詳解:」從「」從「」從「𡈼」象施刑於人的眼睛,本義是盲。甲骨文從「」從「」從「𡈼」,學者或認為不從「」而從「」,按「」、「」之別在於豎筆的曲直,「」字只從「」或「」的上部,下部與目、人等部件合寫,難以分辨究竟從「」還是從「」。

  童字的構形未有定論,主要有三說,一、認為辛象刑具,字象一罪犯之形(季旭昇)。二、認為「」是古「」字,象施刑於人的眼睛,本義是盲(張世超)。三、認為童是有罪的奴隸,因受髡刑(將罪犯的頭髮剃光)而得名。孩童的頭是童秃的,故謂之童(楊琳)。就字形觀之,似以第二說近是。

  金文加從「」為聲符,毛公鼎字形於東下加「」旁。甲骨文用作地名,金文假為「」,警懼也,毛公鼎:「毋童(動)余一人才(在)立(位)」。假為「」,車的結構部件,番生簋:「金童(踵)」。假為「」,牆盤:「長伐尸(夷)童(東)」,「」、「」皆周朝東部地區(參金文形義通解)。

  《說文》:「童,男有辠曰奴,奴曰童,女曰妾。从䇂,重省聲。𥫍,籒文童,中與𥩓中同,从廿。廿,以爲古文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