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言文意思
“鸿”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鸿”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hóng

“鸿”字的古汉语解释

hóng

1.名词 大型雁类的泛称。《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名词 书信。《西厢记》:“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

3.通“洪”。⒈形容词 大。《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⒉名词 洪水。《荀孑·成相》:“禹有功,抑下鸿。”⒊形容词 强盛。《吕氏春秋·执一》:“五帝以昭,神农以鸿。”

【鸿儒】大儒,泛指学识广博的人。

【鸿绪】祖先的基业,多指帝王世传的大业。

【鸿洞】⒈虚空混沌的样子。⒉弥漫无边,连成一片。

“鸿”国语辞典解释

hóng

名词
1.動物名。鳥綱雁形目。體型較雁大,背頸灰色,翅黑色,腹白色。

2.借指書信。例: 「來鴻」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自別顏範,鴻稀鱗絕,悲愴不勝。」

形容词
大、盛。通「洪」「宏」「弘」例: 「鴻願」「鴻志」「鴻恩」「鴻圖大展」

“鸿”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戸工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𠀤音洪。
說文鴻,鵠也。
玉篇鴻,鴈也。詩傳云:大曰鴻,小曰鴈。
陸璣疏鴻羽毛光澤純白,似鶴而大,長頸,肉美如鷹。
 又有小鴻如鳧,色白,今人直謂之鴻。
易·漸卦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爲儀。
 又旗名。
禮·曲禮前有車騎,則載飛鴻。
鄭註鴻取飛有行列也。
 又通作洪,大也。
史記·河渠書禹抑鴻水。
楚辭·天問不任汨鴻,何以尙之。
鴻,大水也。
 又傭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筍簴,小首而長,摶身而鴻,若是者謂之鱗屬,以爲筍。
鴻,傭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橈之,以眡其鴻殺之稱也。
釋云:鴻卽上文强是也。殺,卽上文弱是也。
 又地名。
左傳·昭二十一年齊師宋師敗吳師于鴻口。
梁國睢陽縣東有鴻口亭。
 又鴻溝。
史記·蘇秦傳大王之地,南有鴻溝。
在滎陽。
 又蟲名。蜚鴻。
史記·周本紀蜚鴻滿野。
蠛蠓也。
 又姓。衞大夫鴻騮魋,見左傳。鴻安丘,見後漢書
 又人名。大鴻,堯臣名。梁鴻,漢人。
 又廣韻韻會胡孔切集韻戸孔切,𠀤音汞。與澒同。
揚雄·羽獵賦鴻絧緁獵。
師古註鴻絧,直馳貌。
 又鴻濛,元氣也。
淮南子·俶眞訓以鴻濛爲景柱。
東方之野日所出。
 又集韻類篇𠀤虎孔切,音嗊。義同。
 又集韻胡貢切,音𠴨。鴻洞,深遠。一曰相連次貌。
 又字彙古送切,音貢。
淮南子·精神訓澒濛鴻洞。
鴻,讀如子贛之贛。
 又叶胡光切,音黃。
呂氏春秋彭祖以壽,三代以昌。五帝以昭,神農以鴻。考證:〔搏身而鴻。〕 謹照周禮原文搏身改摶身。〔廣韻韻會胡孔切,集韻戸孔切,𠀤音永。〕 謹照原文音永改音汞。〔揚雄·校獵賦鴻絧緁獵。〕 謹照原文校獵賦改羽獵賦。〔淮南子·俶眞訓以鴻濛爲景。鴻濛,東方日所出地。〕 謹照原文爲景下增柱字。鴻濛東方日所出地改東方之野日所出。

“鸿”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表示鴻鵠,即天鵝。

詳解: 從「」,「」聲,表示鴻鵠,即天鵝。《說文》:「鴻鵠也。从鳥,江聲。」 詩‧豳風‧九罭》:「鴻飛遵渚。」陸璣疏:「鴻鵠,羽毛光澤純白,似鶴而大,長頸……今人直謂鴻也。

  「」常表示大雁。《易‧漸》:「鴻漸于干。」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鴻,大雁也。

  「」可代指書信。晉傅咸〈紙賦〉:「鱗鴻附便,援筆飛書。

  「」也表示大。漢王充《論衡‧自紀》:「蓋賢聖之材鴻,故其文語與俗不通。

  「」還表示強、盛。《呂氏春秋‧執一》:「彭祖以壽,三代以昌,五帝以昭,神農以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