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言文意思
“宠”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寵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chǒng
“宠”字的古汉语解释
chǒng
1.形容词 荣耀。《岳阳楼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2.尊贵,尊崇。《叔向贺贫》:“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
3.动词 宠爱,宠幸。《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4.动词 骄纵。张衡《东京赋》:“殚物以穷宠。”
【宠光】恩宠荣耀。《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宠无节,则臣下侵逼。”
【宠绥】爱抚使安定。《尚书·泰誓上》:“惟其克相上帝,宠四方。”
【宠幸】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的宠爱。
【宠异】给以特殊优厚的待遇。班固《汉书·王吉传》:“上以其言迂阔,不甚宠也。”
“宠”国语辞典解释
chǒng
动词偏愛、溺愛。例: 「寵愛」 、「小孩兒可不能太寵。」
名词
1.尊敬。例: 「譁眾取寵」 。
2.恩惠。《易經.師卦.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3.妾。《鏡花緣》第五十回:「拙夫意欲納寵,真是眠思夢想,已非一日。」
“宠”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丑壟切集韻韻會正韻丑勇切,𠀤沖上聲。說文尊居也。从宀龍聲。一曰愛也,恩也。
又增韻尊榮也。
易·師卦承天寵也。
書·泰誓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
周官居寵思危。
又姓。
正字通蜀漢長史寵義。
又古借龍。
詩·商頌何天之龍。
周頌我龍受之。
鄭註讀若寵。
又集韻盧東切,音籠。都寵,縣名,在九眞郡。
“宠”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宀」,「龍」聲。「宀」是意符,象房屋,疑「寵」的本義是尊貴地坐在屋中(許慎、張舜徽)。詳解: 金文從「宀」,「龍」聲。「宀」是意符,造字本義不明。從「宀」的字多與房屋有關,疑「寵」的本義是尊貴地坐在屋中(許慎、張舜徽)。《說文》:「寵,尊居也。从宀,龍聲。」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古人言居,猶今人言坐,尊居猶云尊坐,謂其位之崇也。」按《論語.陽貨》:「居,吾語女(汝)」的「居」即是「坐」的意思。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引伸為榮寵」。
金文表示恩寵,梁其鐘:「用天子寵蔑梁其𤯌。」表示天子寵愛梁其並勉勵他。《易.師》:「承天寵也」,《經典釋文》引鄭玄注:「寵,光耀也。」又用作人名,曾伯從寵鼎:「曾白(伯)從寵自乍(作)寶鼎用。」
戰國竹簡表示寵愛,《睡虎地.日書甲種》簡144正:「戊辰生子,有寵。」引申之,受寵幸的人也稱「寵」,《上博竹書六.競公瘧》簡9:「內寵有會譴,外寵有梁丘據。」會譴、梁丘據都是齊景公的寵臣。
金文借「龍」為「寵」,遲父鐘:「不顯龍光」,即「丕顯寵光」(于省吾),表示大大的恩寵和榮耀。《詩.小雅.蓼蕭》:「為龍為光」,毛亨傳:「龍,寵也。」鄭玄箋:「言天子恩澤光耀被及己也。」
戰國竹簡從「龍」從「心」,可能是為恩寵、寵愛的「寵」而造的,從心以示寵愛之意。《郭店楚簡.老子乙》簡5-6:「人𢤲辱若纓(驚),貴大患若身。」此字與後世表示急速、倉促的「𢤲怱」的「𢤲」是同形異字。
漢帛書也借「龍」為「寵」,《馬王堆.老子甲本》第113行:「龍辱若驚,貴大梡若身。苛(何)胃(謂)龍辱若驚?龍之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胃(謂)龍辱若驚。」王弼本《老子》作「寵辱若驚」。
又《郭店簡‧老子乙》上引「𢤲辱若纓(驚)」一語,白于藍認為應釋為「寵辱若䁝」。裘錫圭則據此進一步把「寵辱若䁝」訓為「寵辱若榮」,並重申「寵辱」與下文「貴大患」均為動賓結構,而且「寵辱若榮」正好與「貴大患若身」前後呼應。其用意是要顛覆常人喜愛「榮」而厭惡「辱」,和貴悅「身」(生)而畏懼「大患」(死)的習性,從而誘勸世人應「像常人寵榮那樣寵辱,和像貴身那樣貴大患」。裘說一旦成立,則歷來把「寵辱若驚」一語解為批評俗世之想法,頓成為對老子此語背後深刻用意的嚴重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