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文言文意思
“忌”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忌(简繁同形)
拼音:jì
“忌”字的古汉语解释
jì
1.动词 憎恨;厌恶。《谭嗣同》:“而西后及贼臣忌益甚,未及十日而变已起。”
2.动词 忌妒;嫉妒。《杨修之死》:“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3.动词 顾忌;畏惧。《赤壁之战》:“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
4.动词 忌讳;禁忌。《赤壁之战》:“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
5.动词 禁止。《庄子·则阳》:“未生不可忌,已死不可阻。”
6.名词 父母去世之日。《左传·昭公三年》:“及郊,遇懿伯之忌,敬子不入。”
7.<语气词>。《尚书·秦誓》:“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
“忌”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渠記切正韻奇寄切,𠀤音惎。說文憎惡也。
增韻嫉也。
詩·周南·小星箋以色曰妒,以行曰忌。
又廣韻忌諱也。
周禮·春官·小史詔王之忌諱。
疏謂告王以先王之忌諱也。
又地官·誦訓掌道方慝,以詔辟忌。
註不避其忌,則其方以爲苟于言語也。
又憚也。
左傳·昭六年民知有辟,則不忌于上。
又怨也。
晉語小人忌而不思。
註怨也。
又戒也。
書·呂𠛬敬忌罔有擇言在身。
註忌之言戒也。
又敬也。
左傳·昭元年非羇何忌。
註言不敬羇客,當誰敬哉。
又忌日,親喪日也。
禮·祭義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
又姓。
風俗通周公忌父之後,以王父字爲氏。
又龍忌,謂禁火日也。
後漢·周舉傳有龍忌之禁。
又集韻居利切正韻吉器切,𠀤音懻。語助辭。
詩·鄭風叔善射忌。
又五音集韻巨己切,音芑,亦戒也。
詩·大雅維此聖人,瞻言百里。維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說文己心爲忌。會意。
“忌”形意通解
略說: 「忌」從「心」,「己」聲,本義是憎恨。詳解: 「忌」的本義是怨恨,《說文》:「忌,憎惡也。从心,己聲。」引申為猜忌、妒忌、顧忌、忌憚、忌諱、禁忌等。
金文表示敬畏,邾公華鐘:「余畢龏威(畏)忌」。叔尸鐘:「女(汝)少(小)心畏忌。」《左傳.昭公元年》:「幼而不忌,不事長也。」杜預《注》:「忌,畏也。」金文又通假作「己」,以及用作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