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硗”文言文意思
“硗”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磽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qiāo
“硗”字的古汉语解释
qiāo
形容词 土地坚硬而贫瘠。《汉书·贾山传》:“地之硗者,虽有善种,不能生焉。”
“硗”国语辞典解释
qiāo
形容词土壤貧瘠堅硬。《三國志.卷二二.魏書.盧毓傳》:「而礁土地墝瘠,百姓窮困,毓愍之,上表徙民於梁國就沃衍,失帝意。」
名词
貧瘠堅硬的土地。《荀子.儒效》:「相高下,視墝肥,序五種,君子不如農人。」 唐.楊倞.注:「墝,薄田也。」
qiāo
形容词1.堅硬。唐.舒元輿〈坊州按獄〉詩: 「風冷木長瘦,石磽人亦勞。」
2.土壤堅硬貧瘠,不適宜耕種。《孟子.告子上》:「地有肥磽,雨露之養,人事之不齊也。」 漢.趙岐.注:「磽,薄也。」 《漢書.卷五一.賈山傳》:「地之磽者,雖有善種,不能生焉。」
“硗”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𠀤音敲。與墝同。石地。說文𥖳石也。
玉篇堅硬也。
孟子則地有肥磽雨露之養。
前漢·景帝紀郡國或磽陿,無所農桑。
註磽謂磽埆瘠薄。
又集韻輕皎切,同䂪。山田。
又魚敎切,音烄。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