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国语辞典解释
jié
名词刻有文字的圓形石碑,用以記載事蹟或頌揚功德等。例: 「墓碣」 、「斷碑殘碣」 。《紅樓夢》第一〇三回:「但見廟內神像,金身脫落,殿宇歪斜,旁有斷碣,字蹟模糊。」
形容词
特立、突出。《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外則正南極海,邪界虞淵,鴻濛沆茫,碣以崇山。」
“碣”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渠列切集韻正韻巨列切韻會其謁切,𠀤音傑。說文特立之石,東海有碣石山。
書·禹貢夾右碣石入于河。
史記·漢武紀東巡至碣石。
文穎曰在遼西,今屬臨楡,此石著海旁。
又揚雄·羽獵賦碣以崇山。
註碣,山特立貌。
又𥓓碣。方者爲𥓓,圓者爲碣,李斯所造。
廣韻碣石,本山名。今爲𥓓碣字,或作嵑。
又形容羽族也。
郭璞·江賦往來勃碣。
又集韻丘葛切,音渴。石貌。
又乙轄切,音軋。碣磍,勁怒貌。
又叶其例切,音偈。
班固·燕然山銘封神丘兮建隆碣,熙帝載兮振萬世。
梁竦·悼騷賦歷蒼梧之崇丘兮,宗虞氏之俊乂。臨衆瀆之神林兮,東勑職於蓬碣。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