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文言文意思
“确”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确”字

繁体:简化方式:声旁替代

拼音:què

“确”字的古汉语解释

què

1.形容词 土地瘠薄。左思《吴都赋》:“庸可共世论巨细,同年而议丰乎。”

2.形容词 通“確”,确实。《后汉书·崔寔传》:“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指切时要,言辩而。”

3.动词 较量。《汉书·李广传》:“要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

4.动词 通“搉”,敲击。《世说新语·文学》:“乐(广)亦不复剖析文句,直以麈尾柄几。”

5.形容词 坚固。《汉书·师丹传》:“然有柱石之固,临大节而不可夺。”

6.形容词 确实。《新唐·卢从愿传》:“数充校考史,升退详。”

【确荦】山多大石的样子。

“确”国语辞典解释

què

形容词
1.土地多石而貧瘠。通「埆」《淮南子.人間》「有寑邱者,其地确石而名醜。」

2.微薄、粗略。《文選.左思.吳都賦》「庸可共世而論巨細,同年而議豐确乎?」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墨翟執儉确之教,尹文課名實之符。」

3.確實、確切。通「確」《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指切時要,言辯而确。」

动词
角逐、爭取。《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李廣材氣,天下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确。」 《新唐書.卷一九二.忠義傳中.張巡傳》「君世受官,食天子粟,奈何從賊,關弓與我确?」

què

形容词
確實、真實。例: 「正確」「千真萬確」《宋史.卷三四四.李常傳》「法無新民,便民者良;論無彼己,可久者確。」 《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途中聽人傳說有這一件事,不知道確不確,請他派人密查一查。」


副词
1.實在。例: 「確有高見」

2.堅定、堅決。《新唐書.卷一三七.郭子儀傳》「進拜尚書令……子儀確讓。」 唐.柳宗元〈與顧十郎文〉:「然者當其時而確固自守,蓄力秉志。」

“确”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胡覺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𠀤音學。磽,石地。與墝埆同。
韓愈詩山石犖行徑微。
 又堅正也。
後漢·崔寔傳指切時要,言辯而
 又集韻苦角切,音確。
後漢·𡨥恂傳論不復質其過。
質,正也。,實也。
 又與角意同。
前漢·李廣傳數與虜
競勝負也。
 又叶胡沃切,音斛。
左思·吳都賦否泰之相背也,亦猶帝之縣解。而與夫桎梏疏屬也,庸可共世而論巨細,同年而議豐乎。(確)廣韻苦角切集韻韻會克角切,𠀤音䐨。堅也,靳固也。易·乾卦確乎其不可拔。莊子·應帝王確乎能其事。堅貌。
 又剛也。易·繫辭夫乾確然示人易矣。 亦作塙碻。

“确”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表示堅固、堅硬。

詳解: 從「」,「」聲,表示堅固、堅硬。《玉篇‧石部》:「確,堅固也。《莊子‧應帝王》:「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

  「」可表示堅定、堅決。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堂堂孔明,基宇宏邈……初九龍盤,雅志彌確。

  「」也表示真實、准確。《新唐書‧盧從願傳》:「(盧從愿)數充校考使,升退詳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