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文言文意思
“揭”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揭(简繁同形)
拼音:jiē/qì
“揭”字的古汉语解释
jiē
1.动词 高举;举起。《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而起。”
2.动词 显露;显现。《战国策·韩策》:“唇揭者甚齿寒。”
3.动词 分开;拨开。《柳毅传》:“武夫揭水指路。”
4.动词 掀;启;打(开)。《智取生辰纲》:“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
5.名词 标识。郭璞《江赋》:“峨眉为泉阳之揭。”
“揭”国语辞典解释
jiē
动词1.舉、高舉。例: 「高揭義旗」 、「揭竿而起」 。《戰國策.齊策四》:「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
2.公開表露出來。例: 「揭露」 、「揭短」 、「揭底」 、「揭曉」 。
3.掀開、拉開。例: 「揭幕」 、「揭鍋蓋」 。唐.韓偓〈復偶見三絕〉之三:「半身映竹輕聞語,一手揭簾微轉頭。」
4.把黏在物體上面的東西撕下。例: 「揭膏藥」 、「揭瘡巴」 、「揭下壁報」 。
5.肩負。《莊子.胠篋》:「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 唐.杜光庭《虯髯客傳》:「乃紫衣戴帽人,杖揭一囊。」
名词
姓。如唐代有揭鎮,清代有揭暄。
qì
动词提起衣襟。《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日記二》:「道中水漫數寸,仍揭而溯之。」
“揭”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𠀤居謁切,音訐。說文高舉也。或作𢶆。
又唐韻基竭切集韻韻會丘傑切,𠀤音朅。義同。或作担。
又作拮。
又與偈通。車疾貌。
王應麟·詩攷韓詩,匪車揭兮,見漢書王吉傳。
又唐韻渠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巨列切,𠀤音傑。與𢷒同。或作搩。
增韻舉而豎之也。
前漢·𨻰項傳贊揭竿爲旗。
張衡·西京賦豫章珍館,揭焉中峙。
又擔也,負也。
戰國策馮煖于是乗其車,揭其劒。
史記·東方朔傳數賜縑帛,擔揭而去。
又姓。
前漢·功臣表安道侯揭陽定。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其謁切,音碣。亦擔也。
又長也。
詩·衞風葭菼揭揭。
又集韻韻會𠀤語訐切,音钀。義同。
又唐韻居列切,音孑。揭起也。
詩·小雅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又大雅顛沛之揭。
傳揭,見根貌。
疏樹倒故根見。
戰國策唇揭者,其齒寒。
註揭,猶反也。
又啓事。今日揭帖。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去例切,音憩。亦高舉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
詩·邶風淺則揭。
爾雅·釋水揭者,揭衣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涉冰揭河。
又集韻其例切,音偈。揭陽,縣名。
前漢·地理志南海郡揭陽縣。
又丘言切。與攑同。亦舉也。考證:〔司馬相如·子虛賦涉冰揭河。〕 謹照原書子虛賦改上林賦。
“揭”形意通解
略說: 從「手」,「曷」聲,本義為高舉。詳解: 從「手」,「曷」聲,本義為高舉。《說文》:「高舉也。从手,曷聲。」 《詩‧小雅‧大東》:「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揭」可表示擔、負。《莊子‧達生》:「今汝飾知以驚愚,脩身以明汙,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成玄英疏:「猶如擔揭日月而行於世也。」
「揭」也表示持、拿。《後漢書‧馮衍傳下》:「衍少事名賢,經歷顯位,懷金垂紫,揭節奉使,不求苟得。」李賢注:「揭,持也。」
「揭」還表示顯露、揭露。《詩‧大雅‧蕩》:「人亦有言,顛沛之揭。」毛傳:「揭,見根貌。」
「揭」也指公布;發表。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五:「吏人遂書榜揭于市。」
「揭」還指掀起、拉開。前蜀韋莊〈江城子〉:「緩揭繡衾抽皓腕,移鳳枕,枕潘郎。」
「揭」亦用作名詞,表示標幟。《文選‧張衡〈東京賦〉》:「大室作鎮,揭以熊耳。」薛綜注:「揭,猶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