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文言文意思
“庆”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慶简化方式:符号化
拼音:qìng
“庆”字的古汉语解释
qìng
1.动词 庆贺;庆祝。《促织》:“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2.动词 奖赏;赏赐。《韩非子·二柄》:“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3.名词 幸福;吉祥。《周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庆”国语辞典解释
qìng
名词1.可喜可賀的事情。例: 「校慶」 、「七十大慶」 、「雙十國慶」 。《國語.周語下》:「晉國有憂未嘗不戚,有慶未嘗不怡。」
2.福澤。《易經.坤卦.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魏書.卷六七.崔光傳》:「修德延賢,消災集慶。」
3.德、善。《書經.呂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漢.孔安國.傳:「天子有善,則兆民賴之。」
4.姓。如漢代有慶鴻。
动词
賀喜。例: 「慶祝」 、「慶賀」 、「慶功宴」 。《國語.魯語下》:「固慶其喜而弔其憂。」
“庆”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丘竟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正切,𠀤卿去聲。說文行賀人也。
周禮·春官·宗伯以賀慶之禮,親異姓之國。
疏謂侯國有喜可賀,王使大夫以物慶賀之也。
又秋官·大行人賀慶以贊諸侯之喜是也。
又善也。
書·呂𠛬一人有慶。
正義天子有善事也。
詩·大雅則篤其慶。
毛傳善也。
正義福慶爲善事,故爲善也。
又休也。
禮·月令行慶施惠。
註慶謂休其善也。休,美也。
又福也。
易·履卦大有慶也。
詩·小雅孝孫有慶。
又賜也。
詩·小雅是以有慶矣。
箋謂有慶賜之榮也。
又發語詞。
揚雄·反離騷慶天悴而喪榮。
又州名。隋立慶州。
又姓。
左傳齊慶封,晉慶鄭。
又集韻韻會𠀤丘京切,音卿。
易·大畜五上兩爻傳有慶也,道大行也。慶與行叶。
又睽卦四五兩爻傳志行也,往有慶也。行與慶叶。
班固·白雉詩容潔朗兮於淳精,發皓羽兮奮翹英。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長兮膺天慶。慶與精英成叶,皆庚韻也。蓋慶乃卿字去聲,轉平聲卽卿也。故卿雲亦曰慶雲。近昆山顧氏未達音韻,乃曰易經慶字俱讀羌音,行字俱讀杭音,此偏論也,不知易自有叶羌字者。未可棄慶字本聲之卿音也。
又叶虛羊切,音羌。亦福也。
易·坤卦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叶下殃。
書·伊訓萬邦惟慶。叶上祥。
詩·大雅則篤其慶。叶下光又。
小雅孝孫有慶。叶下彊。
从心从久。久者,行也。吉禮以鹿皮爲贄,从鹿省,會意。
“庆”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從「廌」從「心」。金文或從「廌」從「文」,「廌」是神獸,「文」、「心」象神獸身上的花紋,本義是廌身的花紋。由美麗的花紋引申出美善、喜慶之義(魏宜輝)。詳解: 甲金文從「廌」從「心」。金文或不從「心」而從「文」,象神獸身上漂亮的花紋,因而引申出美善、福、吉祥之義。小篆從「鹿」從「心」,「鹿」是「廌」的訛變,廌的尾巴訛變為「夂」,古人在吉祥的典禮中用鹿皮作為禮物,以表達美好的心願,因此有慶賀、喜慶之義。《說文》:「慶,行賀人也。从心从夊,吉禮以鹿皮爲贄,故从鹿省。」
甲骨文用作地名,《合集》24474:「才(在)慶」。
金文表示福慶、吉慶,蔡侯申鐘:「定均庶邦,休有成慶。」意謂安定協和眾多國家,稱美功績和福德。又用作人名。
戰國竹簡表示喜慶,《郭店簡.緇衣》簡13:「一人又(有)慶,萬民賴之。」意謂君王一人有美德,千千萬萬的民眾都會因他而受益(劉釗)。《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42正:「先辱而後又(有)慶。」《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簡60:「先辱後慶」。又通假為「卿」,《曾侯乙墓竹簡》簡62:「慶(卿)事(士)」,「卿士」負責管理王朝的政事,後泛指官吏。《新蔡楚簡》甲三簡65:「休有成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