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国语辞典解释
yǔ
名词1.沒有頂蓋、露天的穀倉。《詩經.小雅.楚茨》:「我倉既盈,我庾維億。」 漢.毛亨.傳:「露積曰庾。」 《史記.卷一〇.孝文本紀》:「發倉庾以振貧民,民得賣爵。」
2.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相當於十六斗。《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能貨子猶為高氏後,粟五千庾。」 晉.杜預.注:「庾,十六斗。」 《論語.雍也》:「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
3.姓。如北周時有庾信。
“庾”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以主切集韻韻會勇主切,𠀤音窳。說文水槽倉也。一曰倉無屋者。
釋名庾,裕也。言盈裕也,露積之言也,盈裕不可稱受,所以露積之也。
詩·小雅曾孫之庾。
傳露積曰庾。
周語野有庾積。
史記·文帝紀發倉庾。
註在邑曰倉,在野曰庾。
又星名。
隋書·天文志天倉西南四星曰天庾,積儲粟之所也。
又量名。與斞通。
周禮·冬官·陶人庾實二觳,厚半寸,脣寸。
左傳·昭二十六年粟五千庾。
註庾十六斗。
又韻會大庾,嶺名。五嶺之東者。亦曰東嶠。
又姓。
廣韻出潁川新野二望,本自堯時爲庾大夫,因氏焉。
又弓名。與臾通。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往體多,來體寡,謂之夾臾之屬。
釋文音庾。註作庾。云夾庾之弓,合五而成規。
又與𦺮通。
集韻𦺮或省作庾。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往體多,來體寡,謂之夾臾之屬。註臾音庾,字亦作庾。夾庾之弓,合五而成規。〕 謹照原文將註字以下改爲:釋文音庾。註作庾。云夾庾之弓,合五而成規。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