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文言文意思
“庸”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庸(简繁同形)
拼音:yōng
“庸”字的古汉语解释
yōng
1.动词 任用。《国语·吴语》:“王其无庸战。”
2.动词 受雇用。《陈涉世家》:“若为庸耕,何富贵也?”
3.名词 受雇用的人。《五蠹》:“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4.形容词 平庸。《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5.副词 难道;岂。《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中佼佼】指常人中较突出的。
“庸”国语辞典解释
yōng
动词1.需要。例: 「無庸置疑」 。《禮記.內則》:「子婦未孝未敬,勿庸疾怨。」 《老殘遊記》第七回:「我無庸去,只是教閣下想個至良極美的法則。」
2.任用、使用。唐.韓愈〈進學解〉:「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
3.酬謝。例: 「酬庸」 。《孟子.盡心上》:「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
形容词
1.平常的、普通的。例: 「平庸」 。《易經.乾卦.九二》:「庸言之信,庸行之謹。」 《韓非子.五蠹》:「布帛尋常,庸人不釋。」
2.愚笨、拙劣的。例: 「庸醫」 。
名词
1.功勞。《國語.晉語七》:「無功庸者,不敢居高位。」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郭淮作關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屢有戰庸。」
2.雇工。《韓非子.五蠹》:「澤居苦水者,買庸而決竇。」 《漢書.卷三七.欒布傳》:「(彭越)窮困,賣庸於齊,為酒家保。」
3.姓。如戰國時秦國有庸芮。
副词
豈。《左傳.莊公十四年》:「子儀在位,十四年矣;而謀召君者,庸非二乎?」 漢.曹操〈敕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士有偏短,庸可廢乎!」
连词
於是。《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以備三恪。」 《北史.卷九.周孝閔帝本紀》:「今踵唐、虞舊典,禪位于周,庸布告爾焉。」
yóng
(一)之又音。“庸”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廣韻余封切集韻類篇韻會餘封切,𠀤音容。說文庸,用也。
書·堯典疇咨若時登庸。
傳將登用之。
莊子·齊物論爲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
又爾雅·釋詁常也。
易·乾卦庸言之信,庸行之謹。
書·臯陶謨自我五禮有庸哉。
傳用我五等之禮接之,使有常。
又玉篇功也。
書·舜典有能奮庸熙帝之載,使宅百揆。
傳庸,功也。
晉語無功庸者,不敢居高位。
註國功曰功,民功曰庸。
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五曰保庸。
註安有功者。
又地官·大司徒以庸制祿,則民興功。
又爾雅·釋詁勞也。
疏謂勞苦。
又釋訓庸庸,勞也。
疏有功庸者皆勞也。
詩·王風我生之初尚無庸。
箋庸,勞也。
又廣韻和也。
禮·中庸疏以其記中和之爲用也。
又集韻愚也。
史記·周勃傳才能不過凡庸。
又豈也。
左傳·莊十四年庸非貳乎。
前漢·文帝紀賜尉佗書雖王之國,庸獨利乎。
又租庸賦法。
唐書·食貨志用民之力,歲二十日,閏加二日,不役者日爲絹三尺,謂之庸。
又水庸。
禮·郊特牲祭坊與水庸事也。
註水庸,溝也。
疏坊者所以畜水,亦以鄣水。庸者所以受水,亦以泄水。
又國名。
左傳·文十六年楚滅庸。
註庸,今上庸縣,屬楚之小國。
又庸浦,地名。
左傳·襄十三年戰于庸浦。
又姓。
姓譜庸國子孫,以姓爲氏。
前漢·儒林傳膠東庸生。
又與鄘通。
前漢·地理志遷邶庸之民於𨿅邑,故邶庸衞三國之詩,相與同風。○按毛詩作鄘。
又與墉通。
詩·大雅因是謝人,以作爾庸。
註庸,城也。
禮·王制附于諸侯曰附庸。
註附庸,小城也。
又與傭通。
前漢·欒布傳窮困賣庸於齊。
註師古曰:謂庸作受顧也。
司馬相如傳與庸保雜作。
註師古曰庸即謂賃作者保謂庸之可信任者也。
又與鏞通。
詩·商頌庸鼓有斁。
傳大鐘曰庸。
又叶于方切,音央。
𨻰琳·車渠椀賦廉而不劌,婉而成章。德兼聖哲,行應中庸。考證:〔又與鄘通。前漢·地理志遷邶鄘之名於𨿅邑,故邶鄘衞三國之詩,相與同風。〕 謹照原文兩鄘字𠀤改庸。名改民。〔前漢·欒布傳窮困賣庸與齊。〕 謹照原文與改於。
“庸”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從「庚」,「◎」聲。「◎」是筒、桶一類東西的象形字。「庸」或從「庚」,「用」聲。「用」是由「◎」分化出來的一個字。「庸」是「鏞」的初文,本義是大鐘。(裘錫圭)詳解: 甲骨文從「庚」,「◎」聲。「◎」是筒、桶一類東西的象形字。「庸」或從「庚」,「用」聲。「用」是由「◎」分化出來的一個字。「庸」是「鏞」的初文,本義是大鐘。(裘錫圭)
甲骨文用本義,如《合集》31023:「其奏庸,[門𢻱]美,又正。」「奏庸」即「奏鏞」。此用法亦見傳世古書,《逸周書.世俘》「王奏庸」,朱右曾集訓校釋:「庸,大鐘也。庸,鏞本字,經典皆作鏞。」又如《合集》31017「庸壴(鼓)」,指一種與鏞配合的鼓。(裘錫圭)
金文多從「庚」從「用」,亦有從「庚」從「◎」的字形,見天亡𣪕。金文「庸」可表示奴隸,如訇𣪕:「今余令汝啻官司邑人,先虎臣、後庸。」「先虎臣」是一種軍旅,「先」指先鋒。「後庸」指追隨於正規軍隊之後的「庸」。(陳世輝、裘錫圭)
「庸」又表示用,如中山王鼎:「寡人庸(用)其悳(德),嘉其力。」古代「庸」、「用」常通用。《說文》:「庸,用也。」如《國語.吳語》:「夫吳之與越,唯天所授,王其無庸戰。」後還表示受雇用,如《史記.陳涉世家》:「若為庸耕,何富貴也?」又指被雇用的人,後作「傭」。如《韓非子.五蠹》:「澤居苦水者,買庸而決竇。」
金文「庸」也表示平凡、平常。如中山王鼎:「後人其庸庸之,母(毋)忘尒(爾)邦。」此義亦見傳世古書。《爾雅.釋詁上》:「庸,常也。」如《荀子.榮辱》:「夫《詩》、《書》、《禮》、《樂》之分,固非庸人之所知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
「庸」還可作副詞,表示難道。如《左傳.僖公十五年》:「晉其庸可冀乎?」意謂晉國難道可以冀求嗎?又如《管子.大匡》:「雖得賢,庸必能用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