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壅”文言文意思
“壅”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壅(简繁同形)
拼音:yōng
“壅”字的古汉语解释
yōng
1.堵塞:壅塞(sāi)。壅滞。壅蔽。
2.用土或肥料培在植物的根部:壅土。壅肥。
“壅”国语辞典解释
yōng
动词1.堵住、阻塞不通。例: 「壅塞」 。《國語.周語上》:「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
2.遮蔽、蒙蔽。《史記.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 《韓非子.難四》:「人君兼照一國,一人不能壅也。」
3.用泥土或肥料培養植物的根部。例: 「壅肥」 。漢.王充《論衡.道虛》:「物黃,人雖灌溉壅養,終不能青。」
yǒng
(一)之又音。“壅”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用切,雍去聲。塞也。史記·秦本紀河決不可復壅。一曰加土封也,培也,大江南道方語。凡培覆根土澆灌花草𠀤曰壅。
又草名。芡實一名雞壅,見本草。
又於容切,音邕。與雍通。周禮壅氏,漢書溝洫志壅皆作雍。
又集韻韻會委勇切正韻伊竦切,𠀤音擁。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