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文言文意思
“庶”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庶(简繁同形)
拼音:shù
“庶”字的古汉语解释
shù
1.形容词 众;多。《察变》:“知动植庶品,率皆递有变迁。”
2.名词 平民;百姓。《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于今为庶。”
3.名词 宗法制度与“嫡”相对的旁支。《左传·文公十八年》:“仲为不道,杀适立庶。”
4.副词 差不多。《左传·桓公六年》:“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
5.副词 表示可能或希望。《出师表》:“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庶几】⒈不多。⒉也许;大概。
【庶人】平民;百姓。
“庶”国语辞典解释
shù
形容词1.眾多。《爾雅.釋詁下》:「庶,眾也。」 《詩經.小雅.小明》:「念我獨兮,我事孔庶。」 《禮記.孔子閒居》:「地載神氣,神氣風霆,風霆流水,庶物露生,無非教也。」
2.旁支的、旁系的。參見「庶子」 、「庶母」 等條。
名词
古代平民稱為「庶」 。《左傳.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于今為庶。」
副词
相近、差不多。《論語.先進》:「回也,其庶乎!屢空。」 三國魏.何晏.集解:「言回庶幾聖道,雖數空匱而樂在其中。」
“庶”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商署切正韻商豫切,𠀤音恕。易·乾卦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書·堯典庶績咸熙。
又爾雅·釋言侈也。
註衆多爲奢侈。
又爾雅·釋言幸也。
註庶幾僥倖。
又近辭。
論語回也其庶乎。
集註庶,近也。
又䏧也。
詩·小雅爲豆孔庶。
傳庶,䏧也。
疏謂於先爲豆實之時,必取肉物肥䏧美者。
又支庶。
左傳·宣三年其庶子爲公行。
註庶子,妾子也。
又庶子,周官名。
禮·燕義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
註庶子,諸子也。
又庶長,秦爵。
左傳·襄十一年秦庶長鮑,庶長武,帥師伐晉,以救鄭。
又姓。
急就篇庶霸遂。
註庶,衞公族。禮記,子思母死於衞,庶氏女也。邾庶其來奔,後亦爲庶氏。
又集韻賞呂切,音暑。
周禮·秋官庶氏。
註庶,讀如藥煑之煑,驅除毒蠱之言。
疏取以藥煑,去病去蠱毒。
又韻補之石切,音隻。
釋名摭也。拾摭之也,謂拾摭微陋以待遇之也。
又集韻章恕切,音翥。義同。
說文本作𢉙。屋下衆也。从度从炗。炗,古文灮字。
徐鉉曰灮亦衆盛也。
“庶”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作「𤇈」從「火」從「石」,石亦聲,會以火燃燒石頭,以助加熱食物,是「煑」、「煮」的初文。詳解: 甲金文作「𤇈」從「火」從「石」,石亦聲,會以火燃燒石頭,以助加熱食物,是「煑」、「煮」的初文。古籍中假借「庶」為眾庶之「庶」,另造「煑」、「煮」字來表示烹煮,於是「庶」字初義漸失。
于省吾指出燒石以烙烤食物,或投燃石於盛水之器以煮之,是原始人類熟食的一種習慣作法。《周禮.秋官.庶氏》鄭玄注︰「庶,讀如藥煑之煑」,乃「庶」與「煑」古字可通用之例。
早期金文從「石」從「火」。後來「石」訛作「广」及「廿」(明顯的例子如中山王鼎)而成「𢉙」。「𢉙」字見於春秋早期(魯大𤔲徒子仲伯匜),此字形為小篆所承,《說文》︰「𢉙,屋下衆也。从广从炗。炗,古文光字。」許氏「屋下」一訓本於「广」,而其「眾也」之說則說而不解;徐鉉解釋曰︰「光亦衆盛也」,仍令人費解。許慎、徐鉉據訛變後的字形臆測立說,故不可信。然而《說文》的說法長久以來為後學所沿襲。
甲骨文表示烹煮,《合集》16271:「庶(煮)牛」。
金文表示眾多,大盂鼎:「庶人」,即眾人。徐王子鐘:「以樂嘉賓,朋友者(諸)臤(賢),兼以父兄庶士」。「庶士」即多士、眾士。「庶民」表示普羅百姓、平民,中山王方壺:「作斂(歛)中則庶民附」,意謂勞役賦歛適中則庶民歸附。又表示古代妾所生的後代,側室之子女。魯大𤔲徒子仲伯匜:「魯大𤔲(司)徒子中(仲)白(伯)其庶女厲孟姬媵它(匜)」,「匜」是傾注清水的禮器,意謂此匜是魯大司徒子仲伯為其妾所生的名叫厲孟姬的女兒而鑄造的陪嫁器皿。
戰國竹簡表示眾多,「庶民」、「庶人」指普羅百姓,《上博竹書二.魯邦大旱》簡6:「庶民」,《上博竹書四.相邦之道》簡3:「庶人」。「庶羞」指多種珍餚美味,如《儀禮‧公食大夫禮》:「上大夫庶羞二十」,杜甫《後出塞》詩:「斑白居上列,酒酣進庶羞。」
又通假為「炙」,《包山楚簡》簡258:「庶(炙)豬」、「庶(炙)鷄」,表示烤豬、烤鷄。九店56號墓簡53:「日出庶(炙)之」,「炙」表示照曬(李家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