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文言文意思
“抒”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抒(简繁同形)
拼音:shū
“抒”字的古汉语解释
shū
1.动词 表达;抒发。《墨子·小取》:“以辞抒意。”
2.动词 通“纾”。解除;排除。《左传·文公六年》:“难必抒矣。”
“抒”国语辞典解释
shū
动词1.發洩、表達。例: 「抒憤」 、「各抒己見」 、「直抒胸臆」 。
2.解除、清除。通「紓」 。《左傳.文公六年》:「有此四德者,難必抒矣。」
“抒”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神與切,紓上聲。說文挹也。
增韻引而泄之也。
蒼頡篇取出也。
詩·大雅或舂或揄。
傳揄,抒臼也。
疏抒米以出臼也。
前漢·王褒傳略𨻰愚而抒情素。
註抒,猶泄也。
又廣韻除也。
左傳·文六年有此四德者,難必抒矣。
又揚子·方言解也。
又集韻韻會𠀤丈呂切,音佇。義同。
又廣韻徐呂切集韻象呂切,𠀤音敘。亦挹也。
又渫水也。或作汿,誤。
韻會正韻通作杼。
“抒”形意通解
略說: 從「手」,「予」聲。本義是舀取、汲出。詳解: 從「手」,「予」聲。本義是舀取、汲出。《說文》:「抒,挹也。从手,予聲。」如《管子.禁藏》:「當春三月,萩室熯造,鑽燧易火,抒井易水,所以去茲毒也。」「抒井」意謂汲出井中的污泥濁水。又如《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第34行:「以水財煮李實,疾沸而抒,浚取其汁。」意謂用水煮適量的李子,煮沸後將水汲出,濾取藥汁。
「抒」引申表示思想、意見向外表達、抒發。如《墨子.小取》:「以名舉實,以辭抒意,以說出故。」《說苑.尊賢》:「夫言者,所以抒其胸而發其情者也。」
「抒」通「紓」,表示解除。如《左傳.文公六年》:「有此四德者,難必抒矣。」杜預注:「抒,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