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文言文意思
“辱”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辱(简繁同形)
拼音:rǔ
“辱”字的古汉语解释
rǔ
1.名词 耻辱。《岳阳楼记》:“宠辱皆忘,把酒临风。”
2.形容词 可耻。《五人墓碑记》:“其辱人贱行也,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3.动词 辱没;受屈辱。《马说》:“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4.动词 侮辱;欺辱。《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5.动词 玷辱;辜负。《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6.副词 谦词。用于客套,意思是由于自己使对方受屈辱,可译为“承蒙”、“屈尊”、“劳驾”等。《报任安书》:“曩者辱赐书。”《殽之战》:“君何辱讨焉?”
“辱”国语辞典解释
rù
名词羞恥。《說文解字.辰部》:「辱,恥也。」 例: 「恥辱」 。《左傳.襄公十八年》:「子殿國師,齊之辱也。」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副词
謙辭,有承蒙之意。例: 「辱臨」 、「辱蒙惠顧」 。《左傳.僖公四年》:「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
动词
1.辜負、玷汙。例: 「辱沒」 、「辱命」 。《史記.卷八八.蒙恬傳》:「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
2.羞辱。例: 「喪權辱國」 。《左傳.昭公五年》:「若吾以韓起為閽,以羊舌肸為司宮,足以辱晉。」
rǔ
(一)之又音。“辱”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而蜀切集韻儒欲切,𠀤音蓐。廣韻恥也。
禮·曲禮孝子不登危,懼辱親也。
又汙也。
左傳·襄三十年使吾子辱在塗泥久矣。
又屈也。
禮·曲禮君言至,則主人出拜君言之辱。
註屈辱尊命之臨也。
又僇也。
說文辱,从寸,在辰下。失耕時於封疆上僇之也。
又姓,見姓苑。
“辱”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從「辰」從「又」。「辰」象形制與「斤」、「钁」相類的農具,全字象手持農具,除草開荒,是「耨」的初文(裘錫圭)。本義是除草,後用來表示恥辱,除草的本義由「耨」字表示。小篆在象手形的「又」下加一點,成為「寸」。詳解: 甲骨文還有從「林」從「辱」一字,裘錫圭認為既可釋為「農」,又可釋為「耨」的初文,象手持農具除草。農耕之始,需要先清除草木,以開墾田地,故「農」、「耨」是一字之分化。參見「農」。
甲骨文用作本義,表示除草,《屯南》125:「叀辱(耨)散,禽(擒)。」「散」表示芟除草木,全句意謂除草砍木,擒獲(野獸)。野獸藏身草莽林木之中,由於芟除草木而擒獲野獸,是很自然的(裘錫圭)。
金文或加從「言」為意符,指言語上的羞辱,泛指一切恥辱。䣄[貝殽]尹朁鼎:「以知卹[言辱]」,意謂知道憂懼恥辱。
戰國竹簡也表示恥辱,《郭店簡.老子甲》簡36:「古(故)智(知)足不辱」。《郭店簡.老子乙》簡5:「寵辱若纓(驚)」,表示得寵和受辱都使人驚慌。《上博竹書二.從政甲》簡6:「不共(恭)則亡(無)以敘(除)辱」,意謂不恭敬則無法免除恥辱。
白川靜認為「辱」字之所以有了恥辱、羞辱之義,似乎是因為「辱」通於「衄」。與值得尊重的物事相比,感到羞愧自慚,與高貴者相比,感到誠惶誠恐,謂「辱」。姑備一說。《說文》:「辱,恥也。从寸在辰下。失耕時於封畺,上戮之也。辰者,農之時也。故房星爲辰,田候也。」許慎則認為古代重視農業,失去耕種的時機,須按法度處罰,在封土上受到羞辱,所以本義是除草耕作的「辱」,引申來表示羞辱、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