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文言文意思
“若”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若(简繁同形)
拼音:ruò/rě
“若”字的古汉语解释
ruò
1.动词 像。《赤壁之战》:“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2.动词 及;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代词 你;你们;你(们)的。《鸿门宴》:“若入前为寿。”《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
4.代词 这样的;这。《齐桓晋文之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5.连词 至于。《齐桓晋文之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6.连词 假如;如果。《殽之战》:“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7.连词 或;或者。《汉书·食货志》:“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
8.副词 好像;似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9.<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出。《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若华】若木之花。
【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生于日落之处,青叶赤花。
【若时】⒈顺应天道。时,四时;天运。⒉此时。⒊彼时。
【若属】你们这些人。
【若许】犹“如许”。如此。
【若英】杜若之花。若木之花。
“若”国语辞典解释
ruò
名词1.一種香草。《楚辭.屈原.九章.惜往日》:「自前世之嫉賢兮,謂蕙若其不可佩。」 唐.陸龜蒙〈美人〉詩: 「猶欲悟君心,朝朝佩蘭若。」
2.姓。如漢代有若章。
动词
1.順從。《左傳.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
2.及、比得上。《國語.晉語五》:「病未若死,祗以解志。」 《論語.學而》:「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3.奈。《左傳.僖公十五年》:「寇深矣,若之何?」
连词
1.如果、假如,表示假設。《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 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
2.至於,表示另提一件事。《孟子.梁惠王上》:「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 《荀子.勸學》:「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
3.或、或者,表示選擇。《史記.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傳》:「願取吳王若將軍頭,以報父之仇。」 《紅樓夢》第七四回:「將鏡奩、妝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齊打開。」
副词
1.乃、才。《國語.周語中》:「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
2.似、好像。例: 「欣喜若狂」 、「旁若無人」 。《左傳.定公四年》:「若聞蔡將先衛,信乎?」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九.禽部.杜鵑》:「其鳴若曰:『不如歸去。』」
代词
1.你、你的。《莊子.齊物論》:「然則我與若與人俱不能相知也。」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2.如此、這樣。《書經.大誥》:「爾知寧王若勤哉?」 唐.白居易〈見敏中初到邠寧秋日登城樓詩詩中頗多鄉思因以寄和〉詩: 「望鄉心若苦,不用數登樓。」
rě
參見「般若」 、「蘭若」 等條。“若”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而灼切集韻韻會正韻日灼切,𠀤音弱。說文若,擇菜也。
又玉篇杜若,香草。
楚辭·九歌采芳洲兮杜若。
夢溪筆談杜若,卽今之高良薑。
又順也。
書·堯典欽若昊天。
傳敬順也。
詩·小雅曾孫是若。
又汝也。
儀禮·士昏禮勗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
晉語晉文公謂勃鞮曰:爾爲惠公從余于渭濵,命曰三日,若宿而至。
又如也。
書·盤庚若網在綱。
又乃也。
周語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
又語辭。
儀禮·士相見禮君若降送之,則不敢顧。
疏若者,不定之辭也。
又前漢·武帝紀民年九十以上,爲復子若孫。
註若者,豫及之辭也。
又若若,垂貌。
前漢·石顯傳印何纍纍綬若若耶。
又莊子·秋水篇向若而歎。
註若,海神。
又歲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丑曰赤奮若。
又若木。
淮南子·地形訓若木在建木西。
楚辭·天問若華何光。
註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華乎。
又水名。
水經注若水東南流,鮮水注之。
又姓。
正字通漢下邳相若章。
又廣韻人者切,音惹。乾草也。
又般若,梵語謂智慧也。
晉書·曇霍傳霍持一錫杖,令人跪,曰:此是波若眼。
又韻會浮屠所居,西域謂之蘭若。
柳宗元文蘭若眞公。
註官賜額者爲寺,私造者爲招提、蘭若。
又人賒切,音婼。蜀地名。
前漢·地理志若屬南郡,春秋傳作鄀。
唐韻古音讀汝三略,尊𤰞相若,强弱相虜。古人讀若字爲汝,故傳記之文,多有以若爲汝者。史記·項羽本紀云:吾翁卽若翁,漢書云吾翁卽汝翁,此可據也。
“若”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象人跪坐,雙手上伸,整理披散的頭髮,使它柔順(參葉玉森)。本義是順。引申表示順從、應諾、應答之意,故加從「口」。詳解: 甲金文象人跪坐,雙手上伸,整理披散的頭髮,使它柔順(參葉玉森)。本義是順。引申表示順從、應諾、應答之意,故加從「口」。甲金文上部後來訛變為「叒」。《正字通.又部》引《六書精蘊》:「叒,順也。」從「艸」的「若」字本義是擇菜,《說文》:「若,擇菜也。从艸、右。右,手也。一曰:杜若,香艸。」假借為順從、應允、同意,取代了「叒」的功能,「叒」便被廢而不用。
甲骨文表示順,《合集》34034:「若鳳(風)」,即順風。又表示許諾、同意,《合集》7075反:「帝若(諾)」,表示上帝允諾。又表示如此、這樣,《合集》32156:「王若曰」,意謂王這樣說。
金文表示順,[竹膚]大史申鼎:「子孫是若」,意謂子孫順從、聽從。中山王鼎:「智(知)天若否」,意謂知道上天順逆之意。又表示如此、這樣,毛公鼎:「王若曰」。又通假為「赦」,中山王鼎:「隹(雖)又(有)死辠(罪)及參(三)世,亡(無)不若(赦)。」中山王鼎:「詒(辭)死辠(罪)之又(有)若(赦)」,意謂辭去死罪之赦免(朱德熙、裘錫圭)。
戰國竹簡表示如同、好像,《郭店簡.老子乙》簡5:「寵辱若纓(驚),貴大患若身」,表示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重視身體好像重視大患一樣。《郭店簡.老子乙》簡14-15:「大植(直)若屈」,表示最正直的東西好像是彎曲一樣(陳鼓應)。《郭店簡.老子丙》簡12:「慎冬(終)若始,則無敗事」,意謂慎重處理事情的終結,一如開始時那樣謹慎,就不會失敗。又讀為「諾」,表示應允、同意,《上博竹書六.競公瘧》簡13:「安(晏)子許若(諾)」。又表示如此、這樣,《清華簡一.祭公》簡1:「王若曰」。
《說文》:「叒,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榑桑叒木也。象形。凡叒之屬皆从叒。𠭚(𠭞),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