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国语辞典解释
rú
名词1.幼童、小孩。《說文解字.子部》:「孺,乳子也。」 例: 「孩孺」 、「童孺」 。
2.參見「孺人」 條。
3.姓。如春秋時魯國有孺悲。
动词
親慕、相親。例: 「孺慕」 。《詩經.小雅.常棣》:「兄弟既具,和樂且孺。」 唐.孔穎達.正義:「和而甚忻樂,且復骨肉相親屬也。」
形容词
幼小、稚幼。《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太平廣記.卷三二〇.劉道錫》:「廳事東頭桑樹上,有鬼,形尚孺,長必害人。」
“孺”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而遇切,音茹。說文乳子也。从子需聲。一曰輸也,輸尚小也。徐引史,孺子可敎。
六書故子幼弱也。
詩·小雅和樂且孺。
註親慕意,言兄弟歡洽,如小兒慕父母也。
又禮·檀弓有子與子游立,見孺子慕者,有子曰:情在於斯,其是也夫。
又爾雅·釋言孺,屬也。
禮·曲禮大夫曰孺人。
註大夫之妻曰孺,言屬於夫,不敢自專也。
又玉篇集韻汝朱切。
類篇而朱切,𠀤音儒。義同。或作𡦗𡦘。
又姓。考證:〔禮·檀弓有子與子游立,見有孺子慕者。〕 謹照原文見字下省有字。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