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文言文意思
“孟”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孟”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mèng

“孟”字的古汉语解释

mèng

1.形容词 排行第一的。《史记·鲁周公世家》:“庄公筑台临党氏,见女,说而爱之。”

2.形容词 农历四季开头的月份。如“孟春”为农历春季的头一个月,即正月。

【孟侯】⒈指周武王弟康叔。⒉诸侯之长。

【孟浪】⒈粗略;漫无边际。⒉狂妄;鲁莽。⒊放浪;浪迹。

“孟”国语辞典解释

mèng

形容词
1.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大的。《說文解字.子部》「孟,長也。」 《左傳.隱公元年》「傅惠公元妃孟子。」 唐.孔穎達.正義:「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長幼之別字也。」

2.鹵莽的、誇大的。例: 「孟浪」《管子.任法》「奇術技藝之人,莫敢高言孟行,以過其情。」

名词
1.四季中每季的第一個月。《逸周書.卷六.周月》「歲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 唐.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時當冬之孟,隙竅縮寒漲。」

2.孟子或《孟子》一書的簡稱。例: 「孔孟」「論孟」

3.姓。如戰國時鄒有孟軻。

“孟”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更切,音夢。
說文長也。
禮緯嫡長曰伯,庶長曰
書·康誥王若曰:侯,朕其弟小子封。
書傳天子之子,年十八,稱侯。
 又女子之兄亦曰
 又玉篇始也,四時之首月曰月。
前漢·李尋傳之月。
 又廣韻勉也。
班固·幽通賦晉以迨羣,辰倏忽其不再。
晉,勉進也。
 又大也。
管子·任法篇高言行,以過其情。
 又州名,漢河內郡,卽古津,唐置州。
 又書·禹貢豬。
爾雅諸。
周禮作望諸。
鄭註澤藪曰望諸,卽豬也。
 又姓,魯仲孫氏爲三桓之,故曰
 又集韻母朗切,音莽。無趣舍之謂。
 又莫浪切,𥁃去聲。不精要貌。
莊子·齊物論浪之言。

“孟”形意通解

略說:」從「」,「」聲,本義是長子。

詳解:」的本義是長子。《說文》:「孟,長也。從子,皿聲。𡥀,古文孟如此。」或於「」旁增兩點作飾筆,見禾𣪕。《說文》古文由此而來,當為「」字之繁,唯金文未見獨體「」有如此寫法,僅出現在「」、「」所從「」旁中。參見「」。

  金文指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一的,孟姬甗:「孟姬安自乍(作)寶獻(甗)。《左傳.成公十七年》:「昔吾畜於趙氏,孟姬之讒,吾能違兵」,指以往我得趙氏家養育而長大,孟姬誣陷趙氏,我能忍受不出兵。「」又解作初始,蔡𥎦紐鐘:「隹(唯)正五月初吉孟庚」,「孟庚」即第一個庚日。又引申為四季的第一個月份,陳璋方壺:「陳得再立事歲,孟冬戊辰。」按《逸周書.周月》:「歲在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孟冬」即十月。

  戰國竹簡用作地名,《上博竹書二.容成氏》簡51:「戊午之日,涉於孟𣿕(津)。《尚書.泰誓》:「惟十有三年春,大會于孟津。《史記.殷本紀》:「西伯既卒,周武王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楊伯峻:「孟津即盟津,在今河南孟縣南十八里。

  戰國璽印「」多用作姓氏,《通志.氏族略四》:「孟氏,姬姓。魯桓公子慶父之後也。又衛有公孟縶之後,亦曰孟氏。

  秦簡「」讀為「」,《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簡17:「窞羅之日,利以說孟(盟)詐(詛)。《周禮.夏官.詛祝》:「掌盟詛類造攻說檜禜之祝號。」鄭玄注:「盟詛,主於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詛。

  漢帛書「」與「」通,《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須賈說穰侯章》第132行:「秦戰勝魏,走孟卯,攻大粱(梁)。」「孟卯」為齊人,曾任魏相,《韓非子.顯學》:「魏任孟卯之辯而有華下之患。《戰國策》《史記》均作「芒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