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文言文意思
“孰”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孰(简繁同形)
拼音:shú
“孰”字的古汉语解释
shú
1.形容词 通“熟”。熟;烹食到可以食用的程度。《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孰。”
2.形容词 通“熟”,成熟。《荀子·富国》:“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
3.形容词 通“熟”。深透;仔细。《廉颇蔺相如列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4.代词 谁;哪个。《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辨】谁,孰。“谁”多表单纯的疑问;“孰”多表选择。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
“孰”国语辞典解释
shú
动词成熟。熟的本字。《說文解字.丮部》:「孰,食飪也。」 清.段玉裁.注:「後人乃分別熟為生熟,孰為誰孰矣。」
代词
1.誰。《論語.公冶長》:「孰謂微生高直?」 唐.杜甫〈夏日李公見訪〉詩: 「苦遭此物聒,孰謂吾廬幽?」
2.何、什麼。《論語.八佾》:「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孰”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殊六切集韻韻會正韻神六切,𠀤音淑。說文食飪也。本作𦏧,隸作孰。生之反也。
禮·禮運腥其俎,孰其殽。特牲饋食禮註,祭祀自孰始。
又歲稔也。
禮·樂記德盛而敎尊,五穀時孰。
前漢·食貨志大孰則上糴三而舍一,中孰則糴一,使民食足。互見火部熟字註。
又爾雅·釋訓孰,誰也。
楚辭·天問圓則九重,孰營度之。
莊子·天運篇孰主張是,孰維綱是。
史記·藺相如傳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又正韻何也。
論語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又正字通審也。
漢武策賢良制其孰之復之。○按說文生孰字本但作孰,後人加火,以別生熟之熟,而孰但爲誰孰字矣。考證:〔儀禮·特牲饋食祭祀自孰始。禮·禮運腥其俎,孰其殽。〕 謹按祭祀自孰始乃註文,非經文。次序當先經後註。謹据改爲禮禮運腥其俎,孰其殽。特牲饋食禮註,祭祀自孰始。
“孰”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從「亯」從「丮」,「亯」象宗廟建築,「丮」象一人伸出雙手作奉獻之形,全字象一人於宗廟前有所進獻之形,引伸為進獻熟食,後世多以「孰」為「熟」之初文。詳解: 甲金文從「亯」從「丮」,「亯」象宗廟建築,「丮」象一人伸出雙手作奉獻之形,全字象一人於宗廟前有所進獻之形,引伸為進獻熟食,後世多以「孰」為「熟」之初文。
《韻會》:「熟本作孰,後人加火,而孰但為誰孰字矣。」
甲骨文通讀為「塾」,表示門側的廳堂,《爾雅》:「門側之堂謂之塾」。金文表示食飪、烹煮,伯致簋:「白(伯)致乍(作)孰簋。」孰簋即烹煮用的簋。又表示嘉美之詞,配兒鈎鑃:「余孰臧于戎攻(功)𠭯(且)武」,表示善於管理國家大事,而且勇武。
《說文》:「𦏧,食飪也。從丮𦎫聲。《易》曰:『孰飪。』」小篆作「𦏧」,隸作「孰」。段玉裁注:「後人乃分别熟爲生熟,孰爲誰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