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言文意思
“子”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子(简繁同形)
拼音:zǐ
“子”字的古汉语解释
zǐ
1.名词 婴儿。《荀子·劝学》:“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
2.名词 孩子。《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又】〈名意动〉以……为子。《赵威后问齐使》:“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3.名词 儿子或女儿。《石钟山记》:“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4.名词 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为学》:“子何恃而往?”
5.名词 泛指人。《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徏之徒也。”
6.名词 特称孔子。《〈论语〉十则》:“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名词 地支的第一位。《观巴黎油画记》:“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
8.通“仔”。作“仔细”的语素。《熟读精思》:“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
“子”国语辞典解释
zǐ
名词1.地支的第一位。
2.時辰名。約當晚上十一點到一點。
3.古時指子女,現專指兒子。例: 「四子二女」 、「父子」 、「獨生子」 。
4.後代子孫、子代。例: 「絕子絕孫」 。《荀子.正論》:「聖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後也,埶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 晉.石崇〈王明君辭〉:「我本漢家子,將適單于庭。」
5.稚幼的鳥獸。例: 「鹿子」 、「鶴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論語.雍也》:「犁牛之子,騂且角。」
6.植物的果實、種子或動物的卵。例: 「菜子」 、「魚子」 、「瓜子」 、「蓮子」 。
7.對一般人的通稱。例: 「小女子」 、「無聊男子」 。《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8.對男子的美稱,多指有學問、道德或地位的人。例: 「孔子」 、「孟子」 。
9.夫婦之間相互的稱呼。例: 「內子」 、「外子」 。
10.稱輩分小、年紀輕的人。例: 「子弟」 。《論語.述而》:「二三子以我為隱乎?」
11.古代圖書分類的第三部。包括諸子百家著作、技藝、術數等書籍。例: 「經、史、子、集。」
12.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例: 「公、侯、伯、子、男。」
13.二一四部首之一。
代词
你。同「爾」 、「汝」 。《韓非子.難勢》:「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 《史記.卷七〇.張儀列傳》 :「子亦知子之賤於王乎?」
形容词
1.幼小的。例: 「子雞」 、「子薑」 、「子豬」 。
2.和母對稱的。參見「子金」 、「子音」 等條。
3.派生的、有所屬的。參見「子目」 、「子句」 等條。
动词
照顧、撫愛。《禮記.中庸》:「子庶民,來百工也。」 唐.柳宗元〈封建論〉:「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
zi
<綴>詞尾:(1)接名詞。例: 「桌子」 、「筷子」 。(2)接動詞。例: 「起子」 、「拍子」 。(3)接形容詞。例: 「聾子」 、「亂子」 。(4)接量詞。例: 「兩下子」 、「一檔子」 。
“子”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𠀤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
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又廣韻息也。
增韻嗣也。
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
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
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
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又男子之通稱。
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
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又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又卿之妻曰內子。
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又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又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又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又辰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
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又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疏子者,奉恩宣德。
又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又國名。
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又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又姓。
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又複姓。
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又子細,猶分別。
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
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又去聲,才四切。
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又與慈通。
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
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又叶濟口切,音走。
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又叶子德切,音則。
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
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考證:〔女子亦稱子。禮·曲禮夫人自稱曰婢子。〕 謹按自稱曰婢子乃世婦以下之稱,非夫人也。夫人自稱曰小童,不曰婢子。据改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爾雅·釋歲太歲在子曰困敦。〕 謹照原書釋歲改釋天。
“子”形意通解
略說: 「子」字甲金文有兩種寫法,一種作「𢀈」,象初生年幼的小孩,頭上有毛,囟門未合,下有兩腳之形;另一種則作「子」,突出了嬰孩頭大,兩臂經常揮動,腳部不發達等特點。造字的本義為嬰孩。詳解: 金文中,「𢀈」字象初生小孩頭上有毛,下有兩腳之形(如利簋)。這種構形比較繁複,而且用作地支第一位的「子」。由於「𢀈」字在甲骨文中十分常用,因此亦有較簡化的字形,如省去兩腿等形。在甲骨文裏早期多用簡體,最晚期卻轉用較繁複的正體。周初以後,用作地支第一位的「𢀈」多改用「子」,「𢀈」形也就漸漸消失。
至於「子」字,象頭部較大的孩子揮動雙手之形,古文字字形的方向往往不固定,因此「子」字寫作向左或向右都可以。「子」字既可用來表示男孩,也可用來表示地支第六位(即後世的「巳」字)。由於用作地支第一位的「𢀈」字漸漸被「子」取代,因此甲骨文地支就有二「子」。周以後為避免混淆,便改用「巳」字來表示地支的第六位。
「子」本來指相對於父的一種稱謂,如《合集》94:「有子」,即懷孕的意思。由於早期人類常把指稱孩子之詞轉化為對男性顯貴人物的尊稱,如古羅馬人、居於美洲的古代馬雅人都有些慣例 (參林澐、裘錫圭),因此甲骨文中「子」也可以用來指稱商代同姓的族長。《尚書.洛誥》:「予旦以多子越御事」,孔傳以「多子」為「眾卿大夫」,即用此義。
金文中,「子」又可通假作「慈」。如盂鼎:「古(故)天異(翼)臨子(慈)」,指因此上天將以慈惠來覆翼保護。而史墻盤中「子」又通「孜」,以「子(孜)汲」表示急切的意思。
戰國時,楚簡中有「君子」的稱呼,即由「子」的本義引申成人物名詞之後綴。後來「子」的本義也引申出幼小、稚嫩的意思,如「子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