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文言文意思
“妄”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妄”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wàng

“妄”字的古汉语解释

wàng

1.副词 胡乱;随便。《书博鸡者事》:“且复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

2.形容词 虚妄;荒诞;荒谬。《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作。”

3.形容词 行为不正;不法。《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彼好专利而。”

【妄人】无知妄为的人。

【妄言】乱说。

“妄”国语辞典解释

wàng

副词
胡亂、任意。例: 「輕舉妄動」「妄下斷語」《三國演義》第二回:「蹇碩設謀害我,可族滅其家,其餘不必妄加殘害。」


形容词
1.行為不正的。《左傳.哀公二十五年》「彼好專利而妄,夫見君之入也,將先道焉。」 《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截來轅於谷口,杜妄轡於郊端。」

2.荒誕不合事實的。例: 「口出妄言」 。漢.王充《論衡.變虛》「是竟子韋之言妄,延年之語虛也。」

3.自大傲慢。例: 「狂妄不羈」

“妄”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巫放切,音望。
說文亂也。
增韻誕也,罔也。
禮·儒行今之命儒也
易·卦名上乾下震,无
天下雷行,物與无
程傳動以天,故无
 又圓覺經爲眞,雖眞亦
 又猶凡也。
前漢·李廣傳校尉以下,材能不及中,以軍功侯者數十人。
 又集韻武方切,音亡。無也。考證:〔易·說卦上乾下震,无。〕 謹按所引非說卦文,謹將說卦改卦名。

“妄”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從「」,「」亦是聲符。「」古多有「」義,疑「」的本義是虛無、虛妄、失實。

詳解: 金文從「」從「」,「」亦是聲符。「」古多有「」義,疑「」的本義是虛無、虛妄、失實。古代從「」的字多有貶義,參見「」。

  「」的本義是虛妄,沒有事實根據。《廣韻.漾韻》:「妄,虛妄。《法言.問神》:「無驗而言之謂妄。《易.无妄》:「无妄」,焦循章句:「妄者,虛而不實也。

  由虛無之義引申,無知也是「」,不了解詳細情況而輕舉妄動、隨便行動的人稱為「」。《孟子.離婁下》:「此亦妄人也已矣」,趙岐注:「妄,妄作之人,無知者。」引申之,不依法,行為不正、胡作非為又稱「」。徐灝《說文解字注箋》:「戴氏侗曰:『妄者,行不正也。』」所以「」又有胡亂、狂亂之意。《說文》:「妄,亂也。从女,亡聲。」說話不分輕重,隨便亂說稱為「妄言」。《管子.至山數》:「不通於輕重謂之妄言。」不假思索、不顧後果的行為稱為「妄舉」。《管子.版法解》:「為而不知所成,成而不知所用,用而不知所利害,謂之妄舉。

  胡思亂想稱為「妄想」。佛教術語中,迷亂之心、被煩惱污染之心稱「妄心」、「妄念」。迷惘之心發出的對事物的執着稱「妄執」(白川靜)。

  金文「」讀為「」,表示荒廢,毛公鼎:「女(汝)毋敢妄(荒)寧」,「荒寧」即耽於逸樂。《詩.唐風.蟋蟀》:「好樂無荒。」鄭玄箋:「荒,廢亂也。」「」、「」皆有胡亂之意,音義皆近。

  出土竹簡、漢帛書常常借「」為「」,《馬王堆.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第367行:「為官者不以忘(妄)予人,故知臣者不敢誣能。」武威漢代醫簡34號:「勿忘(妄)傳也」。「忘傳」即「妄傳」,告誡人們不要妄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