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言文意思
“夏”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夏”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xià

“夏”字的古汉语解释

xià

1.名词 四季的第二季。《论贵粟疏》:“春耕,耘,秋获,冬藏。”

2.名词 我国古代对中原地区的称呼,也称“华夏”、“诸夏”。《荀子·儒效》:“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

3.名词 通“厦”,高大的房屋。屈原《九章·哀郢》:“曾不知之为丘兮。”

4.名词 朝代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第一代君主是禹。

“夏”国语辞典解释

xià

名词
1.一年四季中的第二季。農曆指立夏至立秋的時期。一般而言氣溫較熱,若以北半球氣候而論,大概指從五月或六月至八月或九月的期間。例: 「炎夏」「盛夏」

2.泛指中國。例: 「華夏」《書經.舜典》「蠻夷猾夏。」

3.五彩的顏色。《周禮.天官.染人》「秋染夏。」 漢.鄭玄.注:「染夏者,染五色。」

4.高大的房屋。通「廈」《楚辭.王襃.九懷.陶壅》「息陽城兮廣夏,衰色罔兮中怠。」

5.朝代名。參見「夏朝」 條。

6.姓。如漢代有夏牟。

形容词
高大。《詩經.秦風.權輿》「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餘。」

jiǎ

參見「夏楚」 條。

“夏”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正韻胡駕切集韻韻會亥駕切,𠀤音暇。四時,二曰
釋名假也。寬假萬物,使生長也。
前漢·魏相傳南方之神炎帝,秉禮,執衡,司
 又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𠀤音下。中國曰華
書·康誥用肇造我區
詩·周頌肆于時
 又國號。禹受舜禪,易虞爲
 又國名。
史記·大宛傳,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
晉史赫連勃勃。
宋史李元昊,𠀤僭國號曰,屬今寧
 又澤名。
書·禹貢旣澤。
 又大,禹樂名。
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大,以祭山川。鍾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
杜子春曰王出入奏王,尸出入奏肆,牲出入奏昭,賔客至奏納,臣有功奏章,夫人祭奏齊,族人侍奏族,客醉而出奏裓,公出入奏驁。齊音齋,裓音陔,驁音遨。○按九,有聲無辭,註疏以諸篇强分配之,非。
 又大屋曰
宋玉·招魂冬有穾
 又大俎曰
詩·秦風於我乎,屋渠渠。
禮·檀弓見若覆屋者矣。
大俎,一名大房,半體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又五色曰
書·禹貢羽畎翟。
羽畎,羽山之谷。翟,雉具五色中旌旄之飾。
周禮·春官·𣑱人之職秋𣑱。服車五乘,孤乘篆,卿乘縵,蓋取諸此。
 又集韻舉下切,音賈。地名。負,衞地。
禮·檀弓曾子弔于負
 又陽,在開封。
史記·高祖紀追項王至陽
 又木名。
禮·學記楚二物,收其威也。
,榎也。楚,荆也。
詩·大雅不長以革。
王博士云用木,革用皮,皆鞭扑之𠛬。
 又,胡可切,音荷。
𨻰琳·瑪瑙勒賦四賔之筵,播以淳。色奪丹烏,明照烈火。
 又叶創舉切,音楚。
揚雄·城門校尉箴昔在先世,有殷有。癸辛不德,而設夫險阻。
 又叶胡故切,音互。
賈誼·鵩賦單閼之歲,四月維。庚子日斜,鵩集余舍。
春秋釋例除春,餘皆戸雅切。
正字通按古先有四時之,餘義皆假借。○按正字通此字下有畟字,重田部,今刪。

“夏”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表示人在太陽底下,舉頭見日,天氣酷熱,本義是炎夏。

詳解: 甲骨文及金文均從日從頁,「」象人形而突出頭部,象一人在日下,舉頭見日之形。表示天氣酷熱,本義是炎熱的夏日。

  「」字於甲骨卜辭中用作貞人名。金文字形多變。首先,商代金文與甲骨文同,上從日下從頁,用作人名。西周晚期從日從頁從女,「」象人形而突出頭部,女乃「」的訛變,金文人形下部常有添加「」,象腳趾之形。而「」形又有省去中間一點,呈一圓形,隸定後訛作「」。春秋早期秦公簋、秦公鐘「」字省去日形,加左右「」形,隸作「𦥑」,象兩手。春秋晚期「」下的「」形移至「」形或「」之下,以使字形左右平衡,從足從頁,與戰國璽印及《汗簡》古文相同。《說文》古文作「𠍺」,與戰國燕系璽印文字字形近,足字上部從人從一從目,應是「」的訛變。參見「」。

  「」是朝代名,夏代文明影響中國深遠,於是相沿為中國人的代稱。《說文》:「夏,中國之人也。从夊从頁从𦥑。𦥑,兩手;夊,兩足也。」小篆「」省去日形,從頁從夊從𦥑,夊是「」之訛變,與金文中秦國文字字形相同。學者或據秦公簋字形以為象舞者手容及足容,與「」同字(戴君仁);此乃據「」的省形立說,不盡可信。(參湯餘惠)

  金文用為人名,又表示華夏,指中原國家、中原之人。秦公簋:「虩事蠻夏」。《書.堯典》:「蠻夷猾夏」孔傳:「夏,華夏。」又表示中原地區之音樂,典藉作「」,甚六鐘:「台(以)夏台(以)南,仲鳴媞好。」鐘銘「」指中原之樂,「」則指南國之樂。《詩.小雅.鼓鐘》:「以雅以南,以籥不僭。」「」即是「」,在此指周樂。又是古水名,噩君啟舟節:「逾夏」,指經過夏水。《楚辭.九章.哀郢》:「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王逸注:「江、夏,水名也。」據說冬天枯涸夏天流動,所以名為夏水。此外還用作朝代名、楚曆月名、地名等。

  一說「」最初為中原古部落名,沿用為中國人的稱呼,也泛指中國;故黃河和長江流域的民族稱為「諸夏」,以別於四方「」、「」、「」、「」。徐灝:「夏時夷、狄始入中國,因謂中國人為夏人,沿舊稱也。」(參漢語大字典)

  又「」字在馬王堆帛書中有借作「」,表示憂慮。《馬王堆.戰國縱橫家書》:「不利於國,且我夏(憂)之。」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