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文言文意思
“压”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压”字

繁体:简化方式:删改部件或笔画

拼音:/

“压”字的古汉语解释

1.动词 自上而下施加重力。《中山狼传》:“闭我囊中,以诗书。”

2.动词 压制;欺压。《教战守策》:“陵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

3.动词 掩盖;覆盖。《阿房宫赋》:“覆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4.动词 超越。柳宗元《与肖翰林俛书》:“凡人皆欲自达,仆先得显处,才不能喻同列,声不能当世,世之怨仆宜也。”

5.动词 迫近;逼近。《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晨晋军而陈。”

【压惊】旧时人受尺恐后,亲友用酒食来安慰。

【压卷】对最好的诗文或书画的美称。吴讷《文章辨体·辨诗》:“山谷尝云:‘老杜《赠韦左丞》诗,前辈录为。”’

【压轴】在戏曲节目演出中,最后一出称大轴,大轴前一出称压轴。

“压”国语辞典解释

动词
1.由上往下施加力量。例: 「壓垮」「泰山壓頂」

2.用武力或威勢制止、驅策他人。例: 「鎮壓」「欺壓」「別拿你的大帽子壓我!」 《公羊傳.文公十四年》「子以大國壓之,則未知齊、晉孰有之也。」

3.迫近、逼迫。例: 「大軍壓境」《水滸傳》第九一回:「衛州左孟門,右太行,南濱大河,西壓上黨,地當衝要。」

4.使情況穩定。例: 「他剛吃下藥,才把咳嗽壓下來。」

5.擱置不動。例: 「積壓公文」

6.超越、勝過。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你文章勝賈浪仙,詩篇壓孟浩然,不能勾侍君王在九間朝殿。」 《紅樓夢》第八二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

名词
壓力的簡稱。例: 「氣壓」「血壓」「電壓」「眼壓」

“压”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烏甲切集韻韻會正韻乙甲切,𠀤音鴨。
說文壞也,笮也,塞補也。一曰鎭壓。
唐書·柳仲郢傳仲郢爲京兆尹,政號嚴明。爲河南尹,以寬惠爲政,或言不類京師時。仲郢曰:輦轂之下,彈壓爲先。郡邑之治,惠愛爲本。
 又集韻益涉切,音嬮。伏也,合也。
 又諾協切,音㘨。一指按也。
 又於豔切。通作厭。足也,疾惡也。
前漢·叔孫通傳朕甚壓苦之。
或作厭饜。

“压”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表示從上向下加以重力。

詳解: 從「」,「」聲,表示從上向下加以重力。《國語‧魯語下》:「夫棟折而榱崩,吾懼壓焉。

  「」可表示崩壞,也表示堵塞。《說文》:「壞也。一曰:塞補。从土,厭聲。《新唐書‧裴延齡傳》:「朕所居浴堂殿,一棟將壓,念易之,未能也。《後漢書‧循吏傳‧王渙》:「其冤嫌久訟,政所不斷,法理所難平者,莫不曲盡情詐,壓塞羣疑。」」

  「」也表示制服、逼迫。《公羊傳‧文公十四年》:「子以大國壓之,則未知齊、晉孰有之也。

  「」還表示逼近。《左傳‧襄公二十六年》:「鄢陵之役,楚晨壓晉軍而陳,晉將遁矣。

  「」亦表示超越、勝過。唐柳宗元〈與蕭翰林俛書〉:「才不能踰同列,聲不能壓當世。

  「」也指克制。《楚辭‧九辯》:「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壓桉而學誦。

  「」還指覆蓋、籠罩。唐李賀〈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