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文言文意思
“也”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也”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也”字的古汉语解释

1.<语助>用于句末。1。表判断。《石钟山记》:“此世所以不传。”2.表疑问或反问,前面常有“安”、“何”等与它相配合。《马说》:“安求其能千里?”3.表感叹。《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4.表祈使,常与“无”、“不”等呼应。《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5.表示陈述或解释。《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2.助词 语气助词,用于句中。1.表判断。《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以为神。”2.表陈述或解释。《劝学》:“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3.表语气停顿。《师说》:“师道之不传久矣,欲人之无惑难矣。”

3.助词 语气助词,用在复句的前分句末或并列的句子成分之后,表示停顿和上下文的互相关连,兼有舒缓语气和抒情的作用。《愚公移山》:“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告之于帝。”《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也”国语辞典解释

助词
1.表示判斷或肯定的語氣。例: 「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舜,冀州之人也。」

2.表示疑問的語氣。例: 「何也?」「孰可忍,孰不可忍也?」 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院記〉:「此畫果真邪?幻也?」

3.表示感嘆的語氣。例: 「悲也!」 《左傳.成公二年》「惜也!不如多與之邑。」

4.用來引起下文。《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子產之從政也,擇能而使之。」 《孟子.離婁下》「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

5.數事並舉而論時用。《禮記.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6.置於句中,以調整音節語氣。例: 「你再也休提。」 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可不道一部笙歌出入隨,抵多少水盡也鵝飛。」

7.表示或者、還是。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三折:「姦夫在那裡?姓張姓李?姓趙姓王?可是長也矮,瘦也胖?」 《水滸傳》第四〇回:「你見我府裡那個門子,卻是多少年紀?或是黑瘦也白淨肥胖?」

8.用於句中,表示停頓語氣。《論語.先進》「柴也愚,參也魯。」 唐.柳宗元〈黔之驢〉:「形之龐也類有德。」

副词
1.同樣。例: 「我懂,你也懂。」「這個問題我也碰過。」

2.強調兩事並列。例: 「客人中也有坐車的,也有走路的。」 《紅樓夢》第八回:「也不至於太冷落,也不至於太熱鬧了。」

3.表示強調。例: 「一點也不」「再也不敢」「連爸媽也樂得開懷大笑。」

4.表示轉折。《紅樓夢》第二回:「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

5.表示委婉、讓步。例: 「這樣也好!」「也只好如此了!」

“也”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羊者切集韻正韻以者切,𠀤音野。語已辭。
說文徐註語之餘。凡言,則氣出口下而盡。
玉篇所以窮上成文
廣韻語助之終。柳宗元曰:決辭
 又發語辭。
岑參詩知鄕信曰應疎。
 又姓。明伯先。
 又劉攽曰詞人多以字作夜音讀。
杜甫詩靑袍自公,是
 又正韻養里切,同迤。
 又六書正譌古文匜字。註詳匚部三畫。

“也”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從一彎曲的豎筆(以◎表示),象氣從口中向下呼出。以一彎曲的豎筆指示氣的呼出(參何琳儀、房振三)。「」字是為了表示語氣停頓的語氣詞而造的(徐寶貴)。

詳解: 金文從「」從一彎曲的豎筆(以◎表示),象氣從口中向下呼出。以一彎曲的豎筆指示氣的呼出(參何琳儀、房振三)。「」字是為了表示語氣停頓的語氣詞而造的(徐寶貴)。

  金文用作語助詞,坪安君鼎:「單父上官冢子憙所受平安君者也。」「」、「」是一字之分化,朱駿聲:「只,語已詞也,从口,象氣下引之形。按丨,指事。

  此外,「」、「」因古音相同,常常相混。「」字後世主要被借用作句末的語氣詞,即「之、乎、者、也」中最後的也。此外,「」字亦可用於句中作為語氣停頓,轉承下文的連詞。《論語•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或《禮記•檀弓下》:「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現代漢語更進一步對「」字靈活地運用。參見「」。

  許慎《說文》:「也,女陰也。象形。𠃟,秦刻石也字。」直指也字的本義乃女姓生殖器官之象形。這一點段玉裁注解從之:「此篆女陰是本義,假借為語詞,本無可疑者,而淺人妄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