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文言文意思
“早”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早”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zǎo

“早”字的古汉语解释

zǎo

1.名词 早晨。《过小孤山大孤山》:“二日,行未二里,忽风云腾涌。”

2.名词 某一时间的开始阶段。花蕊夫人《宫词》:“春杨柳引长条,倚岸沿堤一面高。”

3.副词 趁早;早些。《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与之绝。”

4.副词 幸而。《水浒传》三十七回:“那大汉失惊道:‘真个是我哥哥!不做出来!’”

“早”国语辞典解释

zǎo

名词
1.天剛亮的時候。例: 「一大早」「大清早」「從早到晚」

2.參見「早安」 條。

3.姓。如晉代有早衍。

形容词
1.晨間的。例: 「早飯」「早操」「早班」

2.較原時間提前的,未到預定時間的。例: 「早退」「急什麼,離開演的時間還早呢!」 《左傳.宣公二年》「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

3.不晚。例: 「天色還早,您多坐會兒吧!」

4.初時的、先時的。例: 「早期」「早稻」

副词
1.事情的發生離現在已有一段時間。例: 「我們早說好了。」「他早走了。」

2.已經。宋.秦觀〈阮郎歸.退花新綠漸團枝〉詞: 「怨春春怎知,日長早被酒禁持。」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劉官人謝了又謝,……到得城中,天色卻早晚了。」

3.還未到適當時間的。例: 「早婚」「早夭」「早產」

4.到達某一程度還有段距離的。例: 「你想趕上他,還早得很呢!」

“早”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皓切,遭上聲。
說文晨也。
 又先也。
易·坤卦由辨之不辨也。
 又與皁同。
周禮·地官·司徒宜皁物。
皁物,柞、栗之屬。
釋文皁音。本或作
說文作𣅼。从日在甲上。

“早”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從「」,「」是天干之首,有初始之意,故「」會日初出之意(王蘊智、郝士宏),表示太陽初出的時段。

詳解: 金文從「」從「」,「」是天干之首,有初始之意,故「」會日初出之意(王蘊智、郝士宏),表示太陽初出的時段。《說文》:「早,晨也。从日在甲上。」後期金文轉變為形聲字,從「」,「」聲,表示早晚、遲早之早。中山王鼎:「早棄羣臣。」金文所從之「」或省作「」(十四年武城令戈)。

  簡帛和典籍中多借「」為「」,《馬王堆.戰國縱橫家書》:「君之封地不可不蚤(早)定。《孟子》:「蚤起」。又借「」為「」,《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利棗(早)不利莫(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