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文言文意思
“凿”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鑿简化方式:删改部件或笔画
拼音:záo
“凿”字的古汉语解释
zāo
1.名词 凿子;木工穿孔挖槽用的工具。《庄子·天道》:“释椎凿而上。”
2.动词 开凿;挖掘。《冯谖客孟尝君》:“请为君复凿二窟。”《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
【又】水流冲刷。《雁荡山》:“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
3.名词 孔;窍。《周礼·考工记·轮人》:“量其凿深,以为轮广。”
4.名词 洞穴。《汉书·刘向传》:“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
5.形容词 穿凿附会。《孟子·离娄下》:“所恶于智者,为其也凿。”
【凿空】⒈开通道路。⒉凭空议论,牵强附会。
【凿枘】⒈圆凿方枘的略语。凿和枘本是彼此相应相合之物,故又比喻格格不入。⒉比喻互相投合,像榫眼和榫头一样。
【凿凿】⒈鲜明的样子。⒉确实。
“凿”国语辞典解释
zuò
名词1.穿孔或挖削用的工具。漢.王充《論衡.效力》:「鑿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 也稱為「鑿子」 。
2.器物上可鑲嵌東西的下凹部分。參見「枘鑿」 條。
动词
1.挖掘,將器物打洞穿通。例: 「鑿壁借光」 。《管子.輕重戊》:「疏三江,鑿五湖。」 唐.李白〈丁督護歌〉:「萬人鑿盤石,無由達江滸。」
2.牽強附會而求合於義理。例: 「穿鑿附會」 。
形容词
確實。例: 「罪證確鑿」 、「確鑿不移」 。
záo
(一)之語音。“凿”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𠀤音昨。廣韻鏨也。
古史考孟莊子作鑿。
師古曰鑿所以穿木也。
又說文穿木也。
易·繫辭·刳木爲舟疏刳鑿其中。
又詩·豳風二之日鑿冰冲冲。
朱註鑿冰,取冰於山也。
又黥𠛬。
前漢·𠛬法志其次用鑽鑿。
註鑿,黥𠛬也。
又開也。
前漢·張騫傳然騫鑿空。
註鑿,開也。空,通也。騫始開通西域道也。
又造也。
公羊傳·成十三年公鑿行也。
註鑿,猶更造之意。
釋文鑿,在洛反。猶造意也。
又韻會六情曰六鑿。
莊子·外物篇心無天游,則六鑿相攘。
註六情也。
又正字通恣意不求合義理,謂之鑿。
孟子爲其鑿也。
前漢·禮樂志以意穿鑿。
又書名。緯書有乾坤鑿度。
又廣韻則落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𠀤音作。
集韻鮮明貌。
詩·唐風白石鑿鑿。
傳鑿鑿,鮮明貌。
釋文鑿,子洛反。
又九章算術粟率五十,鑿二十四。言粟五斗,爲米二斗四升。
左傳·桓二年粢食不鑿。
註不精鑿。
釋文鑿,子洛反。
杜甫詩秋菰成黑米,精鑿傳白粲。
又廣韻集韻𠀤昨木切,音族。
廣韻鑿鏤花葉。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在到切,漕去聲。
集韻穿空也。
增韻孔寵。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凡輻,量其鑿深以爲輻廣。
釋文鑿,曹報反。
又如字。
前漢·楚元王傳羊入其鑿。
師古註鑿,在到反。謂所穿冢藏者。
楚辭·九辯何時俗之工巧兮,滅規矩而攺鑿。獨耿介而不隨兮,願慕先聖之遺敎。
又集韻七到切,音操。宂也。
又唐韻正平聲,音漕。
水經注桓𤣥有問鼎之志,乃漕一洲,以充百數。漕卽鑿字。
又韻補叶脞五切,租上聲。
易林鉛刀攻玉,無不鑽鑿。龍體具舉,魯班爲輔。
“凿”形意通解
略說: 從「金」,「𣫞」聲。「鑿」的本義是鑿子,是一種打孔挖槽的工具;又作動詞表示打孔、穿孔。詳解: 從「金」,「𣫞」聲。早期字形見於侯馬盟書。「金」上的「𣫞」像捶打鑿具在臼中鑿出溝槽,同時石屑迸散之形。(陳劍)盟書中還有從「金」,「𣫞」省聲,或從「戈」,「𣫞」省聲等的異體,皆用為人名。「鑿」的本義是鑿子,是一種打孔挖槽的工具。《說文》:「鑿,穿木也。从金,糳省聲。」如《莊子.天道》:「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斲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淮南子.氾論》:「此之是,非彼之是也;此之非,非彼之非也;譬若斤斧椎鑿之各有所施也。」
「鑿」作動詞表示打孔、穿孔。《廣雅.釋詁三》:「鑿,穿也。」如《莊子.應帝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韓非子.飾邪》:「鑿龜數筴,兆曰『大吉』,而以攻燕者,趙也。」
「鑿」又表示挖掘、開鑿。如《呂氏春秋.分職》:「衛靈公天寒鑿池。」《史記.平準書》:「唐蒙、司馬相如開路西南夷,鑿山通道千餘里,以廣巴蜀,巴蜀之民罷焉。」
「鑿」表示孔。如《莊子.外物》:「心無天遊,則六鑿相攘。」成玄英疏:「鑿,孔也。」又如《荀子.哀公》:「五鑿為正,心從而壞。」楊倞注:「鑿,竅也。五鑿,謂耳目鼻口及心之竅也。」
「鑿」表示穿鑿附會。如《孟子.離婁下》:「所惡於智者,為其鑿也。」趙岐注:「惡人欲用智而忘穿鑿,不順物之性而改道以養之。」又如《漢書.禮樂志》:「今俗吏所以牧民者,非有禮義科指可世世通行者也,以意穿鑿,各取一切。」
「鑿」也是古代施行黥刑的刑具,故亦指黥刑。如《漢書.刑法志》:「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鑿;薄刑用鞭扑。」顏師古注引韋昭曰:「鑿,黥刑也。」
「鑿」可通「糳」,表示將糙米舂成精米。《左傳.桓公二年》:「是以清廟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