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龀”文言文意思
“龀”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齔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chèn
“龀”字的古汉语解释
chèn
1.动词 儿童换牙。《愚公移山》:“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
2.形容词 年幼。《后汉书·阎皇后纪》:“显、景诸子年皆童龀,并为黄门侍郎。”(显、景:均为皇后兄弟。)
“龀”国语辞典解释
chèn
动词自乳齒脫換為成人的牙齒。《說文解字.齒部》:「齔,毀齒也。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 《列子.湯問》:「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
名词
年幼的人。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呀!將俺一家兒不留一個齠齔,侍從軍又怕辱沒了家門。」
形容词
幼小。《後漢書.卷一〇.皇后紀下.安思閻皇后傳》:「顯、景諸子年皆童齔,并為黃門侍郎。」
“龀”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初堇切正韻初謹切,𠀤瀙上聲。說文毀齒也。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初覲切,音襯。
又集韻丑忍切,音辴。義𠀤同。
从𠤎,𠤎音化。
六書正譌別作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