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国语辞典解释
chóu
名词憂傷的心緒。例: 「離愁」 、「鄉愁」 。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动词
憂慮、悲傷。例: 「不愁吃穿」 。唐.崔顥〈黃鶴樓〉詩: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形容词
憂傷的、慘淡的。例: 「愁緒」 、「愁眉苦臉」 、「愁雲慘霧」 。唐.司空曙〈賊平後送人北歸〉詩: 「寒禽與衰草,處處伴愁顏。」
“愁”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士尤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尤切,𠀤音㵞。說文憂也。从心秋聲。
廣韻悲也。
增韻慮也。
又正韻卽由切,音揫。
禮·鄕飮酒義秋心爲言愁也。
註愁讀爲揫。
又集韻將由切。與楢同。
說文楢,聚也。或作愁。
又集韻財勞切,音曹。揚雄有畔牢愁。
又叶士交切,音巢。
道藏歌椿齡會足衰,劫往豈足遼。虛刀揮至空,鄙滯五神愁。
或書作𢝲。
“愁”形意通解
略說: 從「心」,「秋」聲,本義為憂慮。詳解: 從「心」,「秋」聲,本義為憂慮。《說文》:「憂也。从心,秋聲。」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樂而不荒。」
「愁」可表示悲傷。漢張衡〈思玄賦〉:「坐太陰之庰室兮,慨含唏而增愁。」
「愁」也表示怨恨。《戰國策‧秦策一》:「書策稠濁,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無所聊。」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