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文言文意思
“辞”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辭简化方式:起用古字或异体
拼音:cí
“辞”字的古汉语解释
cí
1.名词 口供。《周礼·秋官》:“听其狱讼,察其辞。”柳宗元《断刑论》:“使犯死者自春而穷其辞。”
2.名词 言词,词句。《信陵君窃符救赵》:“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指南录>后序》:“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屈原列传》:“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动词 讲话,告诉。《殽之战》:“使皇武子辞焉。”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无伤也,请辞于军。”
4.动词 推辞;拒绝;不接受。《陈情表》:“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
5.动词 告别。《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等不肖,请辞去。”《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6.名词 文词。《屈原列传》:“皆好辞而以赋见称。”《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7.名词 古代文体的一种。如《楚辞》、《归去来兮辞》。
【辨】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辞”和“词”是同义词。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后逐渐以“词”代“辞”。
【辞见】京朝官出任外官赴任前朝见皇帝。
【辞决】决别。
【辞令】应对的言辞。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又善为辞。”
【辞世】1.隐居避世。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托迹黄、老,辞却粒。”2.犹“去世”、“逝世”。韩愈《祭虞部张员外文》:“倏忽逮今,二十馀载,存皆衰白,半亦辞。”
【辞谢】婉言道歉或谦让不受。
【辞致】辞令或文词的风格。《隋书·苏威传》:“辞可观,见者莫不称善。”
“辞”国语辞典解释
cí
名词1.辯訟的話。《說文解字.辛部》:「辭,說也」 。《周禮.秋官.鄉士》:「聽其獄訟,察其辭。」
2.敘述、說明的語言文字。通「詞」 。例: 「言辭」 、「措辭」 。《易經.繫辭下》:「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3.口實、話柄。例: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宋.辛棄疾〈論荊襄上流為東南重地〉:「朝廷固無辭以罪之也。」
4.文體名。起於戰國時期的楚國,屈原為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漢人集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為楚辭,後人因稱此類賦體文學為「辭賦」 或「辭」 。
动词
1.告知。《周禮.夏官.太僕》:「王不視朝,則辭於三公及孤卿。」 漢.鄭玄.注:「辭,謂以王不視朝之意告之。」
2.推卻、不接受。例: 「推辭」 、「辭謝」 、「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3.告別。例: 「告辭」 、「辭行」 。《戰國策.趙策三》:「遂辭平原君而去,終身不復見。」
4.責備。《左傳.昭公九年》:「晉梁丙、張趯率陰戎伐潁,使詹桓伯辭於晉。」 晉.杜預.注:「辭,責讓也。」
5.解雇、解聘。參見「辭退」 條。
“辞”康熙字典解释
正字通俗辭字。佩觿集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辞”形意通解
略說: 「辭」金文從「𤔔」從「䇂」從「口」,「𤔔」象兩雙手在治理絲線之形,《說文》:「𤔔,治也。」「䇂」是「乂」的初文,也有治理之義。「辭」的本義很可能是治理,與「𤔲」是一字異體。詳解: 「辭」金文從「𤔔」從「䇂」從「口」,「𤔔」象兩雙手在治理絲線之形,《說文》:「𤔔,治也。」「䇂」是「乂」的初文,也有治理之義。「辭」的本義很可能是治理,與「𤔲」是一字異體。「䇂」後訛變為「辛」,為小篆「辭」字所本。後來「辭」專門用來表示言辭。
金文表示言辭,特指發誓時所說的誓言。訓匜:「從辭從誓」,即遵從誓言(李學勤)。
《說文》:「辭,訟也。从𤔔,𤔔猶理辜也。𤔔,理也。𤔲,籒文辭从司。」段玉裁改「訟」為「說」,注云:「今本說譌訟」。
參見「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