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文言文意思
“辩”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辯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biàn
“辩”字的古汉语解释
biàn
1.动词 争论;争辩。《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2.动词 申辨;辩解。《中山狼传》:“狼亦巧辩不已以求胜。”
3.形容词 有口才,能言善辩。《信陵君窃符救赵》:“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
4.形容词 动听。《五蠹》:“子言非不辩也。”
5.动词 通“辨”,分辨;辨别。《望洋兴叹》:“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辩”国语辞典解释
biàn
动词1.爭論是非曲直。例: 「辯護」 、「辯駁」 、「狡辯」 、「強辯」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與之論辯,言和而色怡。」
2.判別、分別。通「辨」 。《易經.履卦.象曰》:「履,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 《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苟目能辯色,耳能辯聲,口能辯味,體能辯寒溫者,將皆以脩絜為諱惡。」
3.變化。通「變」 。《莊子.逍遙遊》:「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唐.成玄英.疏:「辯者,變也。」
形容词
善於辯說的。例: 「辯士」 、「辯才無礙」 。
名词
1.巧言。《戰國策.秦策一》:「迷於言,惑於語,沉於辯,溺於辭。」 《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而趙亦有公孫龍為堅白同異之辯。」
2.文體名。如唐代韓愈的〈諱辯〉。也作「辨」 。
“辩”康熙字典解释
同辨。說文判也。
廣韻別也。
易·履卦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
又詳審也。
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辯方正位。
又明悉也。
易·大有明辯晳也。
又集韻巧言也。
禮·王制言僞而辯。
史記·荀卿傳鄒衍之術,迂大而閎辯。
又爭辯也。
禮·鄕飮酒義不慢不爭,則遠于鬭辯矣。
又說文治也。
書·酒誥勿辯乃司。
左傳·昭元年主盟者誰能辯焉。
註辯,治也。
又微辯,諷諭也。
禮·儒行其過失可微辯而不可面數也。
又與徧通。
禮·樂記其治辯者其禮具。
註辯,徧也。
史記·五帝紀辯于羣神。
書·舜典作徧。
又與平通。
字彙補平均也。
史記·五帝紀辯秩東作,辯秩西成。
書·堯典作平。
又五音集韻下辯,地名。在武鄕。
又集韻韻會筆列切正韻必列切,𠀤音䇷。與貶同。
周禮·秋官·士師若邦凶荒,則以荒辯之法治之。
註辯,當爲貶。遭饑荒,則𠛬罰、國事有所貶損。
“辩”形意通解
略說: 從「言」從「辡」,本義是爭辯。詳解: 從「言」從「辡」,本義是爭辯。如《孟子.滕文公下》:「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趙岐注:「好辯,好辯爭。」《淮南子.覽冥》:「得失之度,深微窈冥,難以知論,不可以辯說也。」
「辯」表示善言辭,如《荀子.非相》:「故君子之於善也,志好之,行安之,樂言之,故君子必辯。」楊倞注:「辯謂能談說也。」《史記.孔子世家》:「其於宗廟朝廷,辯辯言,唯謹爾。」
「辯」又表示巧言、言辭漂亮。如《老子.第八十一章》:「善者不辯,辯者不善」河上公注:「辯,謂巧言也。」《呂氏春秋.論人》:「人同類而智殊,賢不肖異,皆巧言辯辭,以自防禦,此不肖主之所以亂也。」
「辯」表示治理。《說文》:「辯,治也。」如《左傳.昭公元年》:「主齊盟者,誰能辯焉?」杜預注:「辯,治也。」 《管子.五輔》:「君擇臣而任官,大夫任官辯事,官長任事守職,士修身功材,庶人耕農樹蓺。」
「辯」表示辯正、糾正。《玉篇.辡部》:「辯,正也。」如《儀禮.士相見禮》:「凡燕見于君,必辯君之南面。」《禮記.曾子問》:「康子拜稽顙於位,有司弗辯也。」孔穎達疏:「畏季子之威,不敢辯正。」
「辯」表示清晰、有條理。如《墨子.脩身》:「慧者心辯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譽揚天下。」《新書.道術》:「論物明辯謂之辯,反辯為訥。」
「辯」表示聰慧。《廣雅.釋詁一》:「辯,慧也。」如《墨子.尚同中》:「是故選擇天下贊閱賢良、聖知辯慧之人,置以為三公,與從事乎一同天下之義。」《史記.李斯列傳》:「慈仁篤厚,輕財重士,辯於心而詘於口。」
「辯」通「辨」,表示分辨。如《周易.繫辭下》:「若夫雜物撰德,辯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韓非子.揚權》:「故審名以定位,明分以辯類。」
「辯」亦通「變」,表示變化。《莊子.逍遙遊》:「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郭象注:「御六氣之辯者,即是遊變化之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