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抃”国语辞典解释
biàn
动词1.拍手、鼓掌。《呂氏春秋.仲夏紀.古樂》:「有倕作為鼙鐘磬……帝嚳乃令人抃。」 漢.高誘.注:「兩手相擊曰『抃』。」 《宋書.卷六四.何承天傳》:「曉示安危,居以樂土,宜其歌抃就路,視遷如歸。」
2.搏擊、擊鬥。漢.揚雄《法言.淵騫》:「秦悼武、烏獲、任鄙,扛鼎抃牛,非絕力邪?」
“抃”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𠀤皮變切,音卞。拊手也。魏志·文帝紀註能言之倫,莫不抃舞。
楚辭·天問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註手拍曰抃。
𨻰晹樂書帝嚳命伶人作唐歌,有抃以爲節。
註兩手相擊也。今龜兹樂人彈指爲歌舞之節,亦抃之細。
又正韻毗面切,音便。義同。
說文本作𢪴。古借用作卞。亦通作弁。
又集韻方煩切,音藩。連抃,宛轉貌。與犿同。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