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文言文意思
“沆”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沆(简繁同形)
拼音:hàng
“沆”字的古汉语解释
hàng
见“沆漭”、“沆瀣”。
【沆漭】广阔无边的样子。柳宗元《行路难》:“披霄决汉出沆。”
【沆瀣】夜间的水气。司马相如《大人赋》:“呼吸沆兮餐朝露。”
“沆”国语辞典解释
háng
动词渡水。《廣韻.平聲.唐韻》:「沆,渡也。」
hàng
參見「漭沆」 條。“沆”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胡朗切集韻戸朗切韻會合朗切,𠀤音骯。說文莽沆,大水也。一曰大澤貌。
博物志停水東方曰都,一名沆。
張衡·西京賦滄池漭沆。
又沆茫,水草廣大貌。
揚雄·羽獵賦鴻濛沆茫。
又沆瀁,水深廣貌。
木華·海賦浺融沆瀁。
又沆瀣,露氣也。詳瀣字註。
又廣韻胡郞切集韻寒剛切正韻下郞切,𠀤音航。水流貌。一曰渡也。
又集韻舉朗切,音㽘。義與莽沆同。
又正韻口浪切,音亢。
前漢·郊祀歌西顥沆碭。
註白氣也。沆或讀若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