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觳”文言文意思
“觳”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觳”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觳”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一种量器。也是容单位。一说一斗二升为一觳。《考工记·陶人》:“鬲实五。”

què

通“确”,瘠薄,贫瘠。《管子·地员》:“刚而不。”

jué

通“角”,较量。《韩非子·用人》:“强弱不力,冰碳不合。”

【觳觫】恐惧的样子。

【觳抵】同“角抵”。角力;摔跤。

“觳”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十斗為一觳,後改作五斗為一觳。《周禮.冬官考工記.陶人》「鬲實五觳,厚半寸脣寸。庾實二觳,厚半寸脣寸。」


形容词
參見「觳觫」 條。

“觳”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谷切,音斛。
說文盛觵巵也。一曰射具。
類篇簏,器名。
 又玉篇盡也,族也。
 又薄也。
管子·地員篇五粟之狀,剛而不
,薄也。
唐書·薛苹傳治身薄。
音義又音確。
 又觫,懼貌。詳前觫字註。
 又韻會通作斛。
周禮·冬官考工記鬲實五,庾實二
讀爲斛,受三斗。鄭康成謂豆實三而成,則受斗二升。
 又集韻古祿切,音穀。器名。受三斗。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轄覺切,音學。
類篇射具,所以盛隿。
 又爾雅·釋詁,盡也。
音學。
史記·秦始皇紀堯、舜飯土塯,啜土鉶,雖監門之養,不於此。
索隱言監門下人飯猶不盡此。
徐廣曰音嚳,推也。
 又足跗也。
儀禮·士喪禮明衣不辟長及
長及足尖。
 又獸蹄也。
儀禮·特牲饋食禮主婦俎折。
折牲蹄爲俎也。
鄭氏曰,後足也。
 又音確。
 又廣韻苦角切類篇正韻克角切,𠀤音確。
廣韻盛脂器也。
 又正韻無潤也。
莊子·天下篇其道大,使人憂,使人悲。
郭註義與瘠同。
韻會又音覺。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訖岳切,音覺。與角同。校也,競也,觸也。
韓非子·用人篇强弱不力。
史記·大宛傳抵出奇戲。互詳角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