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文言文意思
“疆”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疆(简繁同形)
拼音:jiāng/qiáng
“疆”字的古汉语解释
jiāng
1.名词 疆界;边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动词 划分边界;设立界限。《诗经·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3.名词 极限;止境。《少年中国说》:“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疆”国语辞典解释
jiāng
名词1.土地的界限、邊界。例: 「疆界」 。《詩經.小雅.信南山》:「疆埸翼翼,黍稷彧彧。」 《禮記.曲禮下》:「大夫私行,出疆必請,反必有獻。」
2.國土。例: 「疆域」 、「異疆」 。宋.蘇軾〈生擒西蕃鬼章奏告〉:「恭行天誅,非貪尺寸之疆。」
3.極限、止境。例: 「萬壽無疆」 。《易經.坤卦.彖曰》:「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4.姓。如漢代有疆華。
动词
劃分界限。《詩經.大雅.綿》:「迺疆迺理,迺宣迺畝。」 《宋書.卷六四.何承天傳》:「良守疆其土田,驍帥振其風略。」
“疆”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良切,音薑。說文本作畺,界也。
易·坤卦坤厚載物,德合无疆。
書·泰誓我武惟揚,侵于之疆。
詩·小雅萬壽無疆。
箋疆,竟界也。
左傳·桓十七年夏,及齊師戰於奚,疆事也。
註爭疆界也。
又詩·大雅迺疆迺理。
朱註疆謂畫其大界。
左傳·宣八年楚伐舒蓼滅之,楚子疆之。
註正其界也。
又官名。
周禮·夏官掌疆。
疏掌守疆界,亦是禁戒之事。
又集韻或作彊。
賈誼·新書衞侯名辟彊。辟彊,天子之事也。諸侯弗得用,衞侯更名燬。
又或作壃。
史記·晉世家出壃乃免。
又正韻蠶白也。
又集韻正韻𠀤巨兩切,强上聲。
周禮·地官·草人疆㯺用蕡。
註疆㯺,疆堅者。
釋文疆,其兩反。
又字彙補北方謂土焦曰疆。見轉注古音。
“疆”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土」,「彊」聲。「彊」從「弓」從「畺」,「畺」從二「田」間有橫畫之形,表示田與田之間的疆界,本義是田界,引申表示疆界。詳解: 金文從「土」,「彊」聲。「彊」從「弓」從「畺」,「畺」從二「田」間有橫畫之形,表示田與田之間的疆界,本義是田界,引申表示疆界。
「畕」、「畺」、「彊」是「疆」的初文。「畺」、「彊」亦是「疆」的聲符。後來「彊」被借為強弱之「強」,故加「土」造「疆」字,表示疆界、疆土之義。根據《說文》,「疆」是「畺」的異體,參見「畺」。
金文表示國境、邊界,中山王方壺:「以請郾(燕)疆」,「燕疆」表示燕國國境。又表示界限、止境,敬事天王鐘:「釁(彌)壽無疆」。表示終壽、享盡天年沒有窮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