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言文意思
“江”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江(简繁同形)
拼音:jiāng
“江”字的古汉语解释
jiāng
1.名词 长江的专称。《公输》:“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又】名词 江面。《群英会将干中计》:“早见东吴船只,蔽江而来。”
2.名词 泛指江河;河流。《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地区。
【江东】长江下游地区。
【江介】江畔;沿江一带。
【江左】长江下游的南岸地区;江东。
“江”国语辞典解释
jiāng
名词1.大河的通稱。例: 「珠江」 、「松花江」 、「三江五嶽」 。《水滸傳》第三八回:「前面靠江有那琵琶亭酒館,是唐朝白樂天古跡。」
2.大陸地區長江的簡稱。例: 「江南」 、「偏安江左」 。
3.國名。嬴姓。春秋時為楚所滅,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息縣西南。
4.姓。如南朝梁有江淹。
“江”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𠀤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
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
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
書·禹貢岷山導江。
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又書·禹貢三江旣入。
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
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
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
前漢·地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又九江,在荆州。
書·禹貢九江孔殷。
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
又州名。春秋時爲吳楚地,秦爲九江郡,晉爲潯陽郡,卽古江州。
地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
又姓。本伯益之後,爵封于江,後以國爲氏。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天潢旁江星。江星動,人涉水。
又帝江,神鳥。出天山,識歌舞。見山海經。
又韻補叶古紅切,音公。
楚辭·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
又名江魚爲公魚。
“江”形意通解
略說: 「江」從「水」,「工」聲,本義是長江,後泛指江河。詳解: 「江」在古代專指長江,後來才成為河流的通稱。
金文用作長江專名,敬事天王鐘:「江漢之陰陽」。又用作江河的通稱,鄂君啟舟節:「瀘江」。又用作國名。
《說文》:「江,水。出蜀湔氐徼外崏山,入海。从水工聲。」